论冷战后的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
发布时间:2019-07-24 10:10
【摘要】:东亚,在地理范畴中一般是指东南亚和东北亚两个部分。本文所述的东亚也包含这两个部分,但对于横跨欧亚两大陆的俄罗斯叙述较少,,主要涉及中、日、韩、朝四国以及东南亚各国。非传统安全已经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东亚非传统安全也日益发展,其中,东北亚的非传统安全进展缓慢,而东南亚却在东盟的领导下发展迅速。本文主要从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兴起、合作的现状、合作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促进合作的措施这四个方面对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发挥东盟的凝聚力,以小国集团带动大国,使东北亚各大国能够突破合作障碍,最终促进整个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发展。 第一部分,首先非传统安全进行了简单介绍,非传统安全是异于传统安全的一种新的安全威胁,传统安全主要指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的威胁,而非传统安全则主要指除了政治军事之外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威胁。因此非传统安全具有跨国性、隐蔽性、广泛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不能一味的采用军事手段,各国应该积极合作,共同治理。另一方面阐述了东亚非传统安全的合作背景以及合作的必要性。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促进了欧洲以及美洲各区域的合作,也为各区域内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东亚区域则没有一个统一的区域合作组织,而东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已经对东亚整个区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东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迫在眉睫。 第二部分,对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东亚各国已经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四个方面展开了一些合作。其合作形式主要是以多边安全合作、双边安全合作和双轨道对话这三种形式为主。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总结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特点以及阻碍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欧盟和东亚进行比较总结出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东亚各国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比较被动,总是威胁爆发之后,善后治理性的合作;二是适合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模式是综合安全而非集体安全;三是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小国集团带动大国合作。影响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区域内各国之间差异较大同质性较少、大国关系复杂、非传统安全合作深受传统安全的影响;区域外则深受美国东亚政策的影响。 第四部分提出了促进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措施:包括加强东亚区域认同感、增强纽带关系;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以预防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发生;倡导东北亚各国与东盟的合作,充分发挥东盟的润滑剂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15.5
本文编号:251857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意;试析中东国家的非传统安全挑战[J];阿拉伯世界;2005年03期
2 黄莉娜;;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障碍与前景[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3 郭晓立;;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合作体系的构建及障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肖f^;于素秋;;论文化对国际制度创新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8年05期
5 李广民;李进浩;;国际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日本公共外交[J];东北亚论坛;2008年05期
6 肖f^;;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J];东北亚论坛;2010年02期
7 杨鲁慧;;东北亚大国关系中第三方因素及地区安全共同治理[J];东北亚论坛;2012年04期
8 陈寒溪;第二轨道外交:CSCAP对ARF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5年04期
9 俞新天;;东亚认同的发展与培育[J];当代亚太;2007年04期
10 刘少华;;论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领导能力[J];当代亚太;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2518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1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