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联合国建设和平委员会的建立及其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永莲;;联合国改革:挑战、进程、前景[J];领导之友;2011年06期
2 鱼敏;艾文波;张献志;高宏杰;;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有关法规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军医;2011年07期
3 范琳一;;国际新形势下的联合国改革[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李迎雪;;欧盟与联合国关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5 张巍;吕立阳;鱼敏;;中国驻苏丹维和二级医院战区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的实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1年06期
6 彭大森;;建设和平:联合国解除武装、复员和重返社会工作浅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4期
7 张学兵;;浅析联合国在达尔富尔的维和行动[J];学理论;2011年18期
8 王新同;朱俊飞;;中国女军人海外维和的特殊经历[J];涉世之初;2008年07期
9 ;《党政论坛》下半月刊《干部文摘》2011年第7期要目[J];党政论坛;2011年07期
10 ;中国维和部队黎巴嫩“排雷”无一身亡[J];青年与社会;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沛;;联合国改革与中国的外交选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祥文;李亮;;忠诚我军历史使命,在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姜成华;;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工作[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4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5 宋传莲;;情商在门诊分诊导诊中的应用[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薛小兰;史晋闽;;论加强医院病案质量管理[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媛;刘晓荣;虞芳;骆文敏;;加强医护应急分队培训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胡小南;;从胸部创伤人员空运后送看维和卫勤保障[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胡婷;;转喻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申淼;李福印;;Prince Died,What about Snow White——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陈东晓;联合国改革,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N];解放日报;2011年
2 徐驰;美国评估组首肯安南计划呼吁白宫支持联合国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联合国改革柳暗花明[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早报特约评论员 王勇;联合国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N];东方早报;2005年
5 李先喜;联合国改革路上的四道“坎”[N];解放军报;2005年
6 ;重温联合国改革的目标[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何洪泽、邹德浩;加快联合国改革进程[N];人民日报;2003年
8 王洋;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N];人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杨志望;联合国改革等问题分歧依旧[N];人民日报;2005年
10 严锋;联合国改革也要民主化和法制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建明;中国软实力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世财;全球治理视野下的G20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毛瑞鹏;维护决策权与平衡主要对手:美国的联合国安理会组成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美武;重叠机制视域下的非洲国际减贫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牛海彬;有限的合作:美国国会与联合国[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伟;《联合国宪章》宪法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正选;全球治理中的巴哈伊国际社团[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奇才;全球治理、善治与法治[D];吉林大学;2009年
9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雪;冷战后美国应对“国家失败”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媛;加利秘书长与联合国第二代维和行动[D];外交学院;2010年
2 牛晓晨;浅析联合国建设和平委员会的建立及其作用[D];外交学院;2011年
3 董慧;印度维和战略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4 孙艳;联合国改革:组织有效性视角的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梁为中;欧盟维和行动浅析[D];外交学院;2010年
6 张淑琳;新世纪日本维和行动探析[D];外交学院;2010年
7 白雪;试析统一后德国的联合国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万力;论妇女人权保障与联合国的实践[D];外交学院;2011年
9 袁铮;21世纪日本争取“入常”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学敏;冷战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6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7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