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五十年代党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18:55
【摘要】:国家安全,指国家在总体上的和平安全状态。国家安全战略,指国家综合运用各方面的力量,为实现国家安全目标而进行的全局性的筹划和指导。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战略的概念,在国内外,其使用有广狭不同含义。本文对党的国家安全战略的研究,是指以巩固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核心,反对内外威胁,全面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反映了国家安全利益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正在展开研究的领域。 50年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体系的奠基时期。其发展历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打边建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1949年至1953年)。这一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确立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侵略,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总方略;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全国进军,廓清疆域,统一祖国;确定“一边倒”的国际战略方针,联苏抗美;挫败美国从台湾、朝鲜、印支半岛三个方向威胁中国的企图,战略重心由准备解放台湾,转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时进行援越抗法战争,巩固祖国南疆。国防建设显现出边打边建的特点,军队建设由低级阶级走向高级阶级,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物质基础建设也取得了重要成绩,初步奠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 第二阶段,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1954年至1957年)。朝鲜停战谈判和日内瓦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使国际局势趋于稳定,中国南北边陲获得了巩固。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逐步发展成为基本的国家关系准则。中国有步骤地全面构建周边安全环境,建立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一时期,是中国国防建设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提出了军队建设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人民军队的总方针、总任务,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了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在上述方针指引下,中国国防建设全面展开。为了反对美国的侵略和威胁,战略中心由东北回转东南,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中国进行了坚定而灵活的处置,,解放了浙东沿海岛屿,中美大使级会谈也由此开始。这一阶段,国际安全环境发生新的变动。苏共二十大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歧逐步产生。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亚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9
【分类号】:D829;D23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阮晓菁;对台和平统一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8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98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