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安全观及其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4-10 04:38
【摘要】: 技术进步是如此神速,世界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致于世界的确可以叫做“地球村”了。但今天的国界线并未因穿越者增加而模糊,事实上它更加清晰。全球化对国家的强化作用至少与对其削弱作用一样强。崛起的中国仍将生活于国家的无政府状态的世界里,所以,不得不仍然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要制定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安全战略,理论的指导乃是其条件之一。但只有中国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理论并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不赞成固执僵化的现实主义,同时亦不赞成天真的新自由主义,而是较为推崇老成持重却又不失灵活的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它能够为崛起的中国提供某些安全哲学。 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比方法阐述问题。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简单介绍了防御性现实主义及其安全观。文章首先综述了现实主义的发展脉络,包括:传统现实主义(或古典现实主义、经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或结构现实主义)以及新古典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然后概括了其在安全问题上的一系列观点,主要包括:1、国际无政府状态作为一个事实而存在、国际政治力量是最具决定性之因素。国家是一理性行为体,且几乎是国际政治中唯一重要之行为体;2、安全困境广泛存在且不可根除(尽管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缓解);3、霸权稳定是达至和平的一个条件;4、军力和联盟是达到国家目的的手段;5、安全合作是除均势外国家自救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手段;6、国家的首要目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7、国家既关心相对得失又关心绝对得失;8、国际体系中的安全是充足的,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途径通常是采取防御性的战略;9、承认认知对国家战略有着重要作用;10、新大国的崛起和战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等。 第二部分利用史实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防御性现实主义安全观的现实性。先简述现实主义的共同核心假设,再对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安全观的现实性进行归纳,即1、对国际无政府状态的认定;2、承认安全困境的广泛存在且不能根除,但可以缓解;3、承认国际组织对安全的获得有一定的作用;4、承认认知因素对国家战略的作用;5、认为新大国的崛起与战争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等。最后指出, 防御性现实主义也具有非现实性,历史事实和实证研究都表明,霸权稳定与和平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防御性现实主义对我国安全战略的几点启示。 首先,文章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时代和国际环境,认为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还很成 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追求和平,但个别大国追求单极霸权下的稳定。指出我国 面临三大安全问题的严峻挑战,即大国的猜忌、防范与遏制,领土与海洋争端以 及台独、藏独和“东突”三股势力的危害。这些,无论新自由主义的方法,还是 当今声国己经显得比较落后的国防军事建设,都无法有救应对。为有效应对这些 问题,我们就必须加强国防军事建设。其次,由于当今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安全 困境,我们要加强国防军事建设,但只能追求相对安全。再次,进行国际安全合 作,不但可以缓解安全困境,有效化解“中国威胁论”,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 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获得共同安全,还能够降低军费开支,减少安全成本, 增进各国人民的福利,有利于获得长久安全。最后,鉴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身份, 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世界政治的“世纪性规律”等,决定了我国在加强国防军事 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防御性的安全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振军;李家山;;简析澳大利亚海洋安全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04期

2 田文林;;以色列安全战略及其缺陷[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4期

3 肖f^;;东北亚安全走向与中国战略调整[J];教学与研究;2011年07期

4 马宏斌;;中东权力格局变化与以色列安全观转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李潜虞;;试论影响中美缓和进程的中方因素[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6 ;国际(2010年4月3日-4月9日)[J];w

本文编号:2621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21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