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论析

发布时间:2020-04-10 10:04
【摘要】: 亚太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国际舞台,其周边地区是中国国家利益最密集的地区。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地区对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威胁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世界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一个国家在设计外交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其自身发展目标,同时还必须预测世界其它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反应,因为其它国家的反应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这一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因此各种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来自国际的挑战与机遇,中国要实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要有一个科学、明智、前瞻性的国际战略理念,高屋建瓴,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求和平,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正是指导中国向前发展的重要理论,实施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为中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外交思想,对于把握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外交方向,对于当今中国更好地参与地区竞争、国际竞争、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 本文以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引用经典文献和相关的统计数据,结合我国周边外交的实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追溯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的形成过程,阐述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得出了邓小平睦邻安邦外交思想的时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20;A84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仁国;新世纪初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述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2 李华锋;论中国外交观的传统文化渊源[J];东疆学刊;2004年01期

3 李亚敏;王以鹏;;和合精神与中国的和平外交[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宋山丹;9·11以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及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石泽;;试论全方位发展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6 俞新天;;中国国家利益的文化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7 熊坤新;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政策[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2期

8 刘卿;;加强睦邻外交 推动区域合作——2005年中国周边外交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9 桑颖;;浅析中国周边地缘态势及美国因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陈向阳;;对中国睦邻外交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6年

2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本文编号:2622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22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