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7 06:55
【摘要】: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交融日益加深。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国家政府之间的一种合作安排,在国际上取得了重要影响,甚至成为发展中国家实行区域合作的一个样板。深入研究文化对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文化对东盟一体化的影响。全文分五大部分: 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部分首先概述了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东盟所处的阶段;其次分析了东盟一体化的历史发展中的三个阶段;1967-1975年是东盟酝酿一体化时期, 1976-1991年是东盟的经济一体化时期,从1992年至现在是东盟加快一体化进程时期;从而为整个文章的展开做一些概念和背景上的铺垫。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概括了国际政治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其次用文化学的理论分析东盟地区文化特点。分六个方面:一、文化来源的多样性;东盟地区的文化来源于中国文明(儒家文化)、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以及本土文化,是上述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结果。二、复杂的政治文化;东盟国家现行政治制度大体分类以及东盟国家的政治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三、较强烈的地区民族主义;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东盟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及民族主义对各国的影响。四、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五、逐渐淡化的意识形态因素。六、东盟地区文化的共性及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东盟地区文化对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分四部分:一、正在形成中的东盟意识。二、东盟方式的特点;东盟方式主要有不干涉别国内政、协商一致原则、非正式性、广泛的包容性、均势策略、多边主义与双边共同发展等特点。三、地区一体化在东盟的发展;从五个方面对地区一体化在东盟的发展加以分析。四、东盟文化政策对东盟一体化的影响。东盟自成立之日起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政策,并在2003年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作为东盟共同体的三大支柱之一,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宏伟目标。本部分共分两部分;一、东盟的文化政策;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内容与特征。 第四部分主要讨论阻碍东盟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因素。本部分从各国社会和民间对东盟的认同度还不够、宗教的多样性影响了地区认同、东南亚地区民族主义等方面探讨文化对东盟一体化的阻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814.1;G11
本文编号:2630588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814.1;G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英姬;中韩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亚太;1999年11期
2 唐玉华;东盟的“非正式”机制[J];当代亚太;2003年04期
3 王子昌;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J];东南亚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子昌;东盟的地理整体与利益整体意识——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Ⅱ)[J];东南亚研究;2003年05期
5 王子昌;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4年05期
6 张振江;“东盟方式”:现实与神话[J];东南亚研究;2005年03期
7 尹承德;东盟外交新走向——兼论中国与东盟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8 卡赞斯坦(Peter J.Katzenstein),李少军,陈洪桥;区域主义与亚洲[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0期
9 俞新天;民族、宗教和文化:东亚发展与合作中的重要因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2期
10 俞新天;东亚认同感的胎动——从文化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630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3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