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苏关系中的蒙古问题

发布时间:2020-06-04 19:23
【摘要】:蒙古原是中国的领土,由于苏联的介入,,蒙古才逐步从中国分离出去,从而构成了中苏之间的蒙古问题。 这种分离,有它的一个过程,从沙皇俄国力图侵略蒙古,介入蒙古事务开始,中俄双方在此展开了较量。首先是沙皇俄国扶植蒙古成立了一个自治政府,继而这个自治政府在十月革命之际,又宣布取消自治,重归北京中央政府管辖。各派力量的较量,使蒙古处于动荡的局势之中,对中国的这种分分合合,缘于中俄力量在此的此消彼长。当然也不乏其他国际因素。 苏俄成立之后,其势力伸张至外蒙古,在外蒙古扶植起了一个政权,并对它实行着全方位的控制。中国政府提出抗议,蒙古成为中苏对抗的一个因素。 中苏双方围绕着蒙古问题进行着艰难的交涉,中国政府进行着艰难的努力,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外蒙古从中国的彻底分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15;D8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荣;晚清中外船碰问题探论[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李永胜;;1902年中葡交涉述论[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傅德元;;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4 鲁卫东;;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5 蒋立场;;清末银两汇价波动与外债偿付(上)[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6 马陵合;;从“联美”到均势外交——清季币制借款的外交功能及其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石涛;外国在华银行与晚清借款[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8 万晓宏;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朱皓;陈独秀在中东路事件宣传上与中共中央的分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黄文治;陆发春;;安庆教案与近代官绅阶层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比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延佳;;试析陆荣廷起家龙州之历史场域及其隐谕[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吕一燃;;1861年中俄会勘东段边界研究[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丁凤麟;;论郑观应和薛福成思想的“相与呼应”[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8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9 张丽俊;;抗日战争时期国共、苏联三者关系述评[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时晓明;;试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对华援助减少的原因[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六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8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娇杨;抗日战争前期苏联对华军事援助(1937-1941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3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4 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晶晶;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二牧场哈萨克族职工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6 杨绪迁;莫理循与中国参加一战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丛;论冷战后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大国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树杰;冷战后美朝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曲恩道;美国南中国海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6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696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8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