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及其对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2 16:51
【摘要】: 一九七二年中美《上海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两国从长达二十 多年的敌对走向缓和。为什么尼克松政府选择接触而不是继续孤 立中国?尼克松政府的对华政策是以什么样的理论为基础呢?为 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 初步探索。 亨利·基辛格作为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为中美关系缓 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参与了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而且 他的外交思想为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基 辛格的外交思想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和治国理论(view on statecraft)。基辛格的政治哲 学主要来源于他对三位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汤因比 (Toybnee)和康德(Kant)—思想的研究。基辛格反对历史宿命论, 相信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的选择和决定。因此,基辛格 认为历史的意义不在于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了解,,而在于把握 人在此过程中是怎样做出选择和决定的。基辛格还认为应该以历 史为基础来研究国际政治,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套用,而是要 用类比的方法把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到新的情况中去。基辛 格治国理论的核心是探求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这一秩序的建主 有赖于大国对其合法性的认可和接受。合法性意味着所有大国接 受国际秩序的体制,并把它们之间的冲突限制在这一体制之内, 而不是谋求推翻现有体制。如果有革命国家寻求椎翻现有的国际 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稳定的国际秩序的途径是建立一个新的, 包括所有大国在内的国际体系,并且使这个国际体系对所有大国 的利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不但可以把它们纳入新的国际体 系,而且还可以防止他们做出有损国际秩序的行为。此外,基辛 格还认为拥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共存与同一国际体系之 中,国际秩序的建立与领导者的选择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基辛格 的治国理论主要来源于他对十九世纪两位欧洲政治家一梅特涅 metternich)和卡斯特尔累Castlereagh)一外交实践的研究.基 辛格以他的外交思想为基础,针对六十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 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他对美国外交的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的核 心是呼吁美国新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包括所有大 国在内的国际新秩序.基辛格提倡使用外交鼓励的方法,而不是 使用武力把其他大国纳入国际体系。只要这个国际秩序对所有大 国的利益至关重要,那么,美国所建立并领导的这个国际体系就 会保持稳定。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以及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建议在尼克松政 府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成为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理论 基础。基辛格的外交思想能够对尼克松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巨大 的影响主要是由子第一,基辛格在尼克松政府中居要职,他先后 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并且被赋予极大的外交权利; 第二,基辛格和尼克松总统的外交思想极其相似;第三,基辛格 既是以为政治理论家同时也是个外交实践家,他几乎参与了尼克 松政府时期所有的重大外交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扮演重要的 角色;第四,基辛格和尼克松能够越过庞大的官僚机构进行秘密 外交,这对制定有创造性的政策至关重要;第五,基辛格作为一 位资深的学者位尼克松政府的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系统的理论 支持。在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共同设计下美国外交政策的面貌焕然 一新,建立一个。稳定的和平斗架”(astablestructureofneace) 成为尼克松政府外交的首要目标。尼克松主义及它的三个支柱被 确立为美国外交具体的指导思想。尼克松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 的外交举措:力。强与盟国的伙伴关系,与苏联和中国实行缓和, 从越南撤兵并最终结束越战,以及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地位。 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不仅从整体上影响了尼克松政府的外交政 策,而且还为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的理论基础.基 辛格的外交思想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了尼克松政府的对华政策。 首先,基辛格的外交思想中关于拥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在 同一个国际体系中共存的观点成为了尼克松政府对华接触的前 提。以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导致了中美之同长达二十多年的敌 对,但是,尼克松政府开始把对华政策与意识形态脱钩,这是发 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其次,基辛格认为一个稳定的国际体系 应该包括所有的大国在内,因此把中国纳入美国所设计并颔导的 国际体系成为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目的.尼克松和基辛格 认为把中国纳入国际体系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最后,基 辛格认为把其他大国纳入国际体系的方法应是通过外交手段使这 个国际体系对他们的利益来说至关重要,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尼 克松政府把d益均衡(balance of interests)和均势(balance of powe r)作为发展对华关系的具体措施.利益均衡指在与中国接触 时美国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两国之问的“同”主要指遏制苏联 扩张与霸权的共同愿望;“异”主要是指两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 分歧。均势是指建立美中苏之间的三
【学位授予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D87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慨;;基辛格与他的新著《论中国》[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2 李静;谭舒;Aggie;Gary Hynson;Kenneth Hu;;“和谐 快速 活力”——基辛格的重庆印象[J];重庆与世界;2011年14期

3 ;媒体[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7期

4 ;基辛格论中国[J];世界博览;2011年12期

5 孙国维;;遁身有术,神秘客初访神州[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1年08期

6 李智;;论约旦危机后美以关系的发展——兼论基辛格与罗杰斯对阿以冲突主导权的争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吴志菲;;传奇的红色外交家黄华[J];春秋;2011年04期

8 刘合波;;试析尼克松政府对1970年约旦危机的政策[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9 戴闻名;左昊畅;;美国决策层的“克劳式思维”[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10 赵稷华;刘火雄;;改变世界的“上海公报”是怎样谈成的[J];文史参考;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学文;;外交之圣周恩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读“乒乓外交”史料的感受[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2 朱芹;;周边大国在交叉承认韩朝问题上的博弈[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3 徐鸿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国际影响力——国际友人热评新中国成立60周年[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王立新;;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赋田;尼克松和基辛格“老谋失算”帮了越共[N];国防时报;2010年

2 罗柏特·布里格姆 周峰/编译;基辛格最为全面的辩解[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田薇;基辛格:历史是最好的参照物[N];经济观察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冰;基辛格与重庆的“百岁约定”[N];重庆日报;2011年

5 程亚文(学者);学者与政治家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乔兆红;“真正的蠢事是跟中国对着干”[N];文汇报;2011年

7 孙西辉;基辛格《论中国》揭开中美关系之谜[N];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记者林川;基辛格说欧美不应对抗[N];人民日报;2003年

9 ;美国反思越战,基辛格说低估对手怨自己[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康慨;美英媒体关注基辛格新著《论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笑;美国—北越巴黎谈判与越南战争的终结(1969-1975)[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缓和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璐;尼克松政府欧洲安全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仁国;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漆海霞;国际军事冲突调停的三种策略效果比较[D];清华大学;2007年

6 张润;毛泽东联美抗苏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智;美国中东政策研究(1967-1974)[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威;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卿;论国际军控斗争的性质[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雪;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及其对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2 汤春松;尼克松总统(1969-1974)的中国观[D];安徽大学;2010年

3 黄晨曦;试析美国尼克松政府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1969-1974)[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石磊;论冷战时期基辛格的核战略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皓;大国和领袖 战争与和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文杰;尼克松时期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研究(1969-1972)[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罗金平;试论尼克松时期美国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9-1972)[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雪;尼克松政府对菲律宾的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松;尼克松政府就业培训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爱雪;尼克松政府援助伊朗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9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09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