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去合法性到选择性嵌入:冷战后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变迁及其解释
【图文】:
□当代亚太表1中国对国际秩序四个方面的态度变化报告/方面 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政治秩序 国际合作 国际体系十四大 去合法性 去合法性 去合法性 去合法性十五大 去合法性 去合法性 转变中 去合法性十六大 转变中 去合法性 嵌入 转变中十七大 转变中 去合法性 嵌入 转变中十八大 嵌入 转变中 嵌入 转变中通过对党代会报告的词汇分析,本文发现,在十四大报告中,表达对国际秩序去合法性含义的词汇数量是表达嵌人含义的词汇数量的两倍多。之后,这一比例开始逐次下降。在十七大报告中,表达对国际秩序嵌人含义的词汇首次超过去合法性含义的词汇。而到了十八大,这一差距变得更加明显(见图1)。词汇数量(个)35-| 30■ 2520._■ ■表达去合法性含义的词汇~^。表达嵌人含义的词汇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图2对第十四?十八次党代会报告的词汇分析词汇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词分析。在十五大报告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和主张。例如,“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要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在十六大报告中,新出现的词汇和主张也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在十七大报告中,新出现的词汇和主张非常多,例如,“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永定;崛起的中国与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5期
2 杨洁勉;;二十国集团的转型选择和发展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3 敖云波;;二十国集团的崛起与中国外交的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4期
4 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王文龙;全球化陷阱与第三世界的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朱杰进;;二十国集团的定位与机制建设[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3期
5 张桂娜;;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观再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梁素贞;杨东曙;;纵向民主:探析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视角[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郝朝帅;;犬儒年代的尴尬英雄——由电影《硬汉2》说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周尚君;;马克思的法律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分析对象[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9 曲光华;;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辨及其对解决我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10 董伟;;对新自由主义的制度与结构评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调整与现代文明的演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熊光清;;自由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比较分析[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许明;;文化转型与当代中国理论选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5 刘玉安;;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超;;当代中国身份定位的演变对其参与国际合作的影响[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胡文秀;;论大国的国际责任——兼论中国的国际责任[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8 何军;;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研究[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9 刘守刚;;20世纪西方立宪主义之曲折与回归[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10 杨志军;;威权主义、政府治理与常态政治——“扫黄打非”作为当代中国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典型[A];第七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良英;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D];武汉大学;2010年
4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7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文增;李拉;;匹兹堡峰会后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J];产权导刊;2009年12期
2 刘宗义;;“G20机制化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学术研讨会议综述[J];国际展望;2010年02期
3 蔡洁;;从经贸视角看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冲突的防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钮文新;;中国应有G20新主张[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14期
5 林晓光;;中国:不再“光荣的孤立”——从中国参与G8对话谈起[J];世界知识;2008年15期
6 沃尔夫冈·克莱门特;周晔彬;;G2、G20与欧洲[J];商务周刊;2010年01期
7 李永辉;;“G时代”的国际新秩序:变局与变数[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11期
8 叶子;;没有中国,G8能走多远?[J];新闻天地;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2 门洪华;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J];太平洋学报;2004年02期
3 ;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联合声明[J];决策探索;2005年08期
4 张东宁;于营;;论国际秩序中的文化与制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阮宗泽;从国际秩序转型看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6 张家栋;;中国与美国:谁是当代国际秩序的挑战者?[J];美国问题研究;2007年00期
7 刘侣萍;;中国与国际秩序:历史、现实与未来[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8 刘侣萍;;浅析文化因素在国际秩序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唐彦林;王海波;;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及其变革政策评析[J];太平洋学报;2012年09期
10 张之毅;;国际秩序的比较研究[J];外交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公龙;;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和新范式[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郝宇彪;田春生;;俄罗斯缘何重视经济外交——基于国际秩序变革的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3 孙章季;;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资深媒体人 苏琦;国际秩序 寻找多极共治新契机[N];华夏时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安峥 张全;2012年,国际秩序如何应势而变[N];解放日报;2012年
3 杜平 新加坡《联合早报》;国际秩序进入“后西方时代”[N];世界报;2008年
4 杨子岩;武力毁了国际秩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5 ;二战胜利成果不容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必须维护[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徐龙第;欧美协调与国际秩序[N];光明日报;2010年
7 执笔记者 包尔文 邵进 陈静 采访记者 陈济朋 张川石 冉维 刘恺 宋成锋 骆s
本文编号:2734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3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