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东南亚外交困境的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3 14:15
【摘要】: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最为关切的两大战略核心区之一,对中国的战略崛起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迅速崛起,海洋开发日益受到中国的关注,同时美国重返东南亚,使东南亚成为两个大国战略重心碰撞的焦点地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出现的外交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产物,中美两国未来10年到20年时间在东南亚地区的博弈将成为世界权力格局形成的最关键因素,将决定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未来秩序和权力分配格局。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中国,和作为主导全球秩序的既有力量——美国,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对世界的稳定和繁荣都起着重大作用,中美合作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也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10年到20年在东南亚地区战略的碰撞,将成为中美两国重要的磨合期,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建立起新的共识,推动建设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新的合作模式,重新塑造亚太地区新秩序。 文章以地缘政治学视角审视和研究中国东南亚地区外交困境、中美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碰撞以及中国未来外交百年大战略,通过对全球、东亚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透视性视野和深入的地缘政治分析,说明中国成为地区性大国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重要性,而立足于东南亚地区、成为东南亚地区新秩序的主导者是成为地区性大国的重要前提。因此,中国要想成为东南亚地区秩序的主导者,就必须首先破解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困境。 文章共分为三部分,分别阐释了外交困境的本质内涵,分析出现外交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破解中国东南亚外交困境,提出中国未来外交发展的百年大战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推动建设新型中美关系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2.3;D833
【图文】:

地图,百度,地图,东南亚国家


是战略空间的拓展,对中国的战略崛起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略重心东移后,南海地区领土争议持续升温,越南、菲律宾针对中备,改善和发展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中国东南境,崛起的程度与外交回旋的空间呈现出负相关,即越是迅速崛起往就越加困难。分析东南亚外交困境对于中国崛起具有重大现实意东南亚地理概况与地缘战略分析 地理概况据经典地缘政治学者的观点,全球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在陆地的主体是 11 个东南亚国家,海洋的主体是南海。因此,对 1国家和南海的分析,将有助于从整体上认知和把握东南亚地区。1)东南亚国家

进出口状况,国石,天然气


图 2 1997-2011 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2中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大,对进口量的依存度逐渐上升,在 2011 年达到 60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前三位的地区是中东(占中国石油总进口量的 51.2%),非占 23.7%)和欧洲与独联体地区(占 12%),中国的原油进口国前五位的是沙占 19.8%)、安哥拉(占 12.3%)、伊朗(占 10.9%)、俄罗斯(占 7.8%)和委拉(占 4.5%)3,从沙特、安哥拉和伊朗进口的石油到达中国需要经过马六甲,中东与非洲两地的石油进口量达到中国总进口量的 74.9%,也要经过马六甲,所以说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能源开关”。国家统计局. 近年中国天然气产量、消费量、进出口统计数据[EB/OL].<http://www.stats.gov.cn/tjg013-1-2>.田春荣.2011 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2(3):56-66.

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天然气,后成


图 3 1997-2011 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1国自2006年后成为天然气进口国,对进口天然气的依存度不断上升 20%,同时,未来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也将不断增长,在 2013 年全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指出,天然气快速发展,用气量由 70到 1500 亿立方米左右2。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世费国,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效峰;;亚太格局视角下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J];东北亚论坛;2012年02期

2 李金明;;马六甲海峡与东南亚地区安全[J];东南亚研究;2007年06期

3 戴颖;邢悦;;中国未在联合国对美国软制衡[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3期

4 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5 田春荣;;2011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03期

6 温柏森;;中东石油储量及油田分布简介[J];中东石油问题;1978年02期

7 涂一荣;;“一超多强”的非对称性国际多极体系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陈岳;如何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J];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吴征宇;;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及其战略含义[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10 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内涵、机制与趋势[J];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吴士存;[N];海南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珂瑶;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3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3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3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