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56.1;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映宇;布莱尔主义第三条道路中的传统与创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钱小平;重塑英国——布莱尔主义与“第三条道路”[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3 王振华;;英美特殊关系的新变化[J];世界知识;1994年04期
4 王振华;布莱尔主义和新的“中左”运动[J];欧洲;1999年02期
5 陈志瑞;;“桥梁”,还是“跟班”?——英美特殊关系再探[J];世界知识;2002年24期
6 韩炜;布与布:第一次握手[J];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09期
7 田德文;;英美渐行渐远[J];中国企业家;2010年24期
8 张映宇;;布莱尔主义与克林顿主义之异同[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刘亚轩;;冷战后英美特殊关系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方晓庆;;英美特殊关系与美加特殊关系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蕾;英舆论:“英美特殊关系”已成自作多情[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晓;英国民意质疑英美特殊关系[N];光明日报;2002年
3 王俊峰 中共中央党校;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危及英美特殊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沈丁立;英美特殊关系在转型[N];人民日报;2010年
5 原颖;英国裁军的多重影响[N];人民日报;2010年
6 叶江;“实话实说”的深层用意[N];人民日报;2010年
7 邱震海;英国:“三环外交”破产和布莱尔的悲哀[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8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晓;英美人的“单相思”[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李靖X,陈志瑞;英国——中欧、中美关系绕不开的“影子朋友”[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苏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世界力量调整与互动[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娜;布莱尔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2 李宁;麦克米伦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文锋;二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研究(1945-2011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建平;布莱尔主义外交思想的理论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孙莎岚;从1942年印度问题看英美特殊关系[D];四川大学;2005年
6 管佳妮;共同利益,相互依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毛艳枫;新工党国内经济政策中的布莱尔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李波;布莱尔社会福利思想及工党政府社会福利政策初探[D];山西大学;2008年
9 孙坚;从伊拉克战争看英美特殊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高志成;布莱尔时期英美特殊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4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8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