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利益研究回顾与评析

发布时间:2020-10-09 16:55
   国家利益设定了一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决定了一国国际行为的行为规律,因而也必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分析出发点。基于这种对国家利益重要性的认识,本文重点考察了自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各个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它们的思想阐述和理论构建中,对国家利益的各种研究与认识。这种考察循着两条主线来展开:一是从时间的维度追溯各流派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二是从学派论战的角度分析各派在理论假设、逻辑推导上的异同。 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理想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围绕国家利益这个概念在观点上的论争;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科学行为主义对国家利益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及传统主义受其影响的观点与方法修正;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的逻辑推导和主要观点,以及建构主义在对理性主义范式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议程焦点。 通过考察,本文得出这样一条基本结论,即无论以何种模式构建一种新的、要经得起考验的国际关系理论,关于利益特别是国家利益的论述,必将处于其理论演绎的核心位置,因此,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对国家利益的研究为起点,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D8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梳理
        1、国外的研究及主要文献
        2、国内学者的研究及成果
    (三) 全文结构
    (四) 研究方法
引言
一、理想主义、传统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论争
    (一) 理想主义国家利益观的源起及主张
    (二) 卡尔对国际利益和谐论的批判
    (三) 摩根索对传统现实主义国家利益观的经典阐述
    (四) 小结
二、科学行为主义对国家利益研究方法的革新
    (一) 科学行为主义的兴起及核心方法论主张
    (二) 科学行为主义者对国家利益研究方法的革新
    (三) 卡普兰、多伊奇关于国家利益的具体观点
    (四) 传统主义的国家利益观点与研究方法修正
    (五) 小结
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国家利益研究的分异、趋同与批判
    (一) 新—新理论对科学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二) 新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研究及主要观点
        1、华尔兹的国家利益理论演绎及观点
        2、吉尔平的国家利益研究及主张
    (三) 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利益研究及主要观点
        1、跨国主义与相互依赖阶段
        2、新自由制度主义阶段
        3、冷战以后研究阶段
    (四) 建构主义的批判、研究主张及议程展开
    (五) 小结
结论:国家利益研究的历史与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刚明;;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看国家利益内涵的变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2 孙若彦;寻求外围的出路:对二战后拉美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考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1期

3 郑安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流[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06期

4 张曙光;;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体系的路径探索[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2期

5 吴征宇;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中国[J];学术研究;2005年09期

6 张植荣;浦野先生及其国际关系研究——兼评《国际关系理论导论》[J];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02期

7 田甲;;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贞;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文化视角的回归[J];学海;2005年02期

9 门洪华;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相互启示与融合之道[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5期

10 王勇;试论建立国际关系理论的实证方法——兼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涛;;国际关系理论评价问题浅析——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2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3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周厚虎;;人、国家与理论——探寻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视角[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5 程诚;;比较中日政治文化“忠”的观念异同——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新探索[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6 邓淑华;王建;;人性视阈下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与超越——兼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借鉴与创新[A];“十二五”的中国外交:创新与发展——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李开盛;;规范理论:批判与评估[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9 陈水胜;;“和主义”:对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探讨[A];公共外交季刊2015年第3期秋季号[C];2015年

10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交往的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忠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刘中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将宗教带回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毛莉;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正当其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赵远良;近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动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现状与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李景治;介绍与评析相结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现在的国际关系理论太过美国化[N];文汇报;2018年

8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钮菊生 刘椰斐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冯黛梅;构建更加平衡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3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4 郭伟华;国际体系的单元、纽带和运转[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仲计水;哲学视野中的和平崛起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秦U

本文编号:2833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33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