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6:21
   本文主要研究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这个研究首先建立在对霸权与地区主义之间一般性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之上。从霸权的角度看,霸权作为一个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全球性主导力量,通过形成和建立一种符合自身利益和偏好的霸权秩序,在全球事务上发挥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在一些符合霸权战略目标和利益需要的关键和重要区域内的重大影响。从地区主义的角度看,地区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结果就是提高本地区治理水平和能力,构建与本地区特点和目标相称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这种秩序与霸权秩序之间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地区主义既与霸权有契合性的一面,也有对霸权利益和影响构成挑战的一面。面对这种张力,霸权从主动的角度力图对地区主义进行控制、引导或利用;从被动的角度则力图使地区主义不冲击或挑战其全球或地区利益。霸权与地区主义的关系取决于两者之间持续的互动。 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唯一的世界霸权身份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和形成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对美国而言,力求确保和维护全球霸权地位和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地位并获取最大利益是其冷战后全球战略的中心和目标。地区主义政策是服务于美国全球和地区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东亚地区而言,在经济发展和安全事务领域等方面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促进本地区的安全与经济发展成为地区内各个国家的共同追求,因此,通过地区内部合作成为东亚地区各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和其在东亚地区拥有广泛的政治安全及经济利益,在东亚地区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东亚地区合作与美国的东亚战略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体现在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上:一方面,美国先是企图利用APEC对东亚地区主义进行主导和利用,而后又希望对东亚地区合作(东盟10+3和东亚峰会)的性质、进程、路径和方向以及主导力量确立等方面施加影响;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合作对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安排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美国针对这种挑战实行了相应的对策,力图对东亚地区合作进行引导,以使东亚合作对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和地位不受损害和削弱。 总的来说,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在经济、政治安全和主导力量确立等三个方面与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关系是美国政策取向的基础。从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的普遍特点来看,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关注就是主导力量的形成,特别是担心中国能否成为主导力量并借此平台挑战美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或把美国排挤出东亚。从其自身特点和偏好的角度来看,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关注集中在东亚经济地区主义是否对经济贸易自由化、市场开放和多边主义机制等构成挑战,在政治安全领域则关注东亚安全地区主义是否对美国构筑的双边军事同盟和军事基地存在构成威胁。基于上面的关切,美国的主要应对政策体现在:在经济上与东亚部分国家建立FTA,有限支持“清迈倡议”,在政治安全上调整和巩固双边同盟,有限介入多边安全机制,不反对东盟的主导地位并与东盟加强全方位关系。本文在得出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之间存在张力的结论基础上,认为美国与东亚地区主义之间需要在双边、地区和多边层次上建立相应的链接点以保证两者之间互补性利益的实现。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87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霸权与地区主义
    第一节 定义:霸权与地区主义
    第二节 霸权与地区主义的关系:一种张力结构
    第三节 全球霸权与地区合作主导力量间的关系
    第四节 霸权与地区主义关系的历史分析:美国与欧洲地区主义
第二章 美国东亚战略与东亚地区主义: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东亚地区
    第二节 东亚地区主义的变迁与发展
    第三节 美国东亚战略形成及其变迁
第三章 视角一:美国与东亚经济地区主义
    第一节 美国对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关切
    第二节 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与自由贸易区建设
    第三节 美国与东亚金融合作
    第四节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与美国的应对政策
第四章 视角二:美国与东亚安全地区主义
    第一节 美国对东亚安全地区主义的关切
    第二节 东亚安全地区主义:进展与局限
    第三节 东亚安全地区主义与美国:挑战与对策
第五章 视角三:美国与东亚地区主义主导力量
    第一节 美国对东亚合作中主导力量形成的关切
    第二节 中日合作主导困局中的美国因素
    第三节 美国与东盟的主导地位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关于美国与东亚地区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平;;东亚的中国:地区政治经验与地区主义思想[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6期

2 杨晋;;中国会成为霸权国家吗?[J];世界知识;2011年13期

3 戚洪国;;寻求霸权之后的霸权——论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思想[J];理论界;2011年08期

4 汪天德;;现代世界体系中的霸权与中美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张晓慧;肖斌;;地区安全主义视野中的上海合作组织[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4期

6 于春江;;“中心”必然导致“霸权”?——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的一种中国式回应[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杨丹志;;东亚合作在风雨中前行[J];瞭望;2010年43期

8 陈向阳;;“维基解密”发难美国[J];瞭望;2010年49期

9 季玲;;“东亚共同体”与东亚集体身份兴起的情感动力[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翁知勉;;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国际局势——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岳峰;当代美元霸权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辛玫;美元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欧阳丽;信息化时代国际政治霸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贞;欧洲一体化启动阶段的美国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7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韦红;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涂用凯;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唐昊;利益集团政治变迁与美国霸权的转型[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东;中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2 郭忠宁;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构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道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美元霸权:生存基础、维持条件及发展趋势[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睿婷;东亚地区主义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程瑞;基于霸权目标的美国国际战略调整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葛怀宇;中国: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心”[D];外交学院;2003年

7 张宏辉;地区主义与中国外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细兰;集体认同与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方颖;冷战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岩;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政策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7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57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