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研究
【学位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871.2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门罗宣言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门罗宣言的提出
二、门罗宣言的内涵
第二章 门罗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一、国内背景
(一) 美国的实力地位
(二) 早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困境
(三) 国内对美洲革命的反应
二、门罗宣言发表的原因
第三章 门罗主义的发展
第四章 门罗主义评价及影响
一、客观评价门罗宣言
二、门罗主义的影响:美国的福音拉美的灾难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群;赵宜权;;论门罗主义的历史演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吴晓春;汪世林;;门罗主义——美国拉美政策的基石[J];当代世界;2006年07期
3 姚霖;;论美国门罗主义中霸权主义萌芽的历史演变[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4 王红缨;;论“门罗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J];国际政治研究;1986年03期
5 孔敏;;门罗主义与美国对拉美的外交政策[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6 张文峰;;从门罗宣言到“睦邻政策”——兼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指导思想[J];拉丁美洲研究;1986年04期
7 加迪斯·史密斯;柴金如;;门罗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J];世界知识;1985年10期
8 郝名玮;;从“门罗宣言”到入侵巴拿马[J];拉丁美洲研究;1990年05期
9 魏范京;;试析大棒金元政策与门罗主义的不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加迪斯·史密斯;柴金如;;门罗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J];世界知识;198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鸿博;冷战后美国的拉丁美洲政策[D];复旦大学;2006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娟;安全与发展的博弈[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帅;从门罗主义到门户开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鹏飞;门罗主义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3 马丹;盎格鲁—撒克逊主义与英国对美国崛起的反应(1895-1905)[D];南京大学;2012年
4 李强;美国孤立主义发展及其特点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马超;从门罗主义到杜鲁门主义[D];山西大学;2008年
6 高灵灵;富兰克林·罗斯福睦邻政策探研[D];吉林大学;2006年
7 潘国臣;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外扩张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冬颖;论美国对古巴的“熟果政策”[D];吉林大学;2008年
9 贾仙;“熟果政策”与约翰·昆西·亚当斯的扩张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继婷;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的早期政治和外交生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4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6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