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鉴于目前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欠缺对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历史演进和重构本质的深入分析,作者从大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三重视角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背景,并从大国崛起与发展的困境入手,阐述了该战略的多重现实背景。为确保"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中国需遵循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重构逻辑:一是界定新时期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二是识别威胁中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关键要素,三是决定如何恰当地运用国家的综合实力去维护其核心利益。具体到操作层面,必须诠释或者处理好八个关键问题:界定中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定位和核心利益;厘清"一带一路"与当今世界秩序的关系;评估"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诠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顺"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体制改革的关系;处理好"一带一路"建设中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重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一个可支撑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体系。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陆海权复合型国家 陆海统筹 和平发展 战略重构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A0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货币地理学视角下的人民币亚洲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GJW005)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FRTD02)的资助
【分类号】:D822;F125
【正文快照】: 一导言2013年9月至10月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想。此后不久,中国政府将“一带一路”正式纳人国家发展议程当中,并有条不紊地施以顶层设计。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韩东育;东亚的病理[J];读书;2005年09期
4 黄顺力;;重议海塞防之争[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年06期
5 刘新华,秦仪;略论晚清的海防塞防之争——以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盛邦和;;海运、海商、海军、海权——魏源世界意识中的“海国”理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陈贞寿 ,谢必震 ,黄国盛;晚清“海防”与“塞防”论争新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9 李义虎;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选择[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3期
10 李同f;龙冬平;;中亚国家地缘位置与中国地缘战略的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钱彤;[N];人民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裴广江 王迪;[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煜;中美“伙伴关系”外交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海;;高丽王朝的“华化”与“土俗”之争[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2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3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张慧;;东北亚文化合作能够走多远——由东北亚合作中的文化因素说起[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马青芳;;鲍照《建除诗》青海史实及其创作成因探析[J];长城;2010年12期
6 张荣良;;近代中日现代化差异探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日本近代化进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孟祥军;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战略选择[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付永正;;清代光宣两朝甘肃地区经济状况述评——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黄真;陈岳;;中国合作性外交及其目的分析——一个历史的视角[J];长江论坛;2009年01期
10 阙澄宇;马斌;;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张践;;从电影《英雄》看儒家文化的和平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4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5 辛杰;廖小平;;基于行为主体的气候变化治理责任研究[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施宏伟;康新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安城市中心度提升路径及对策[A];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年
7 张显清;;关于明代中后期的历史走向——黄仁宇传统中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说述评[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辑[C];2014年
8 谢桂娟;;华夷观视角下的中朝宗藩关系——以明清时期为例[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六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业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东北亚合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冯勇刚;汉武帝时期西北边防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吕宗敏;何秋涛《朔方备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闫宗淼;清朝回疆民族政策—伯克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7 刘永红;日本国家主义与东亚“华夷秩序”的碰撞与冲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连建丽;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的变化与封贡关系的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惠荣;汉代对匈作战将领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中国对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2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3 高科;;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俄中亚博弈——兼论对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8年06期
4 朱继婷;;浅析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外交的新布局[J];当代小说(下);2010年05期
5 史澜,李文经;阿富汗重建是一场新的较量[J];当代亚太;2002年04期
6 曹云华;李昌新;;美国崛起中的海权因素初探[J];当代亚太;2006年05期
7 毛汉英;;世界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建所70周年世界地理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8 李均力;陈曦;包安明;;2003-2009年中亚地区湖泊水位变化的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11年09期
9 段进军;试论冷战后美国地缘战略新特点[J];地理研究;2000年03期
10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木巴热克·阿尤普;;基于生态足迹的中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振兴;论冷战后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战略[D];外交学院;2008年
2 姜成;冷战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光;地缘政治与冷战后波兰新外交[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3期
2 陈霞;对地缘政治的再审视——如何看待当今地缘政治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3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年03期
4 赵龙庚;“9.11”后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J];和平与发展;2002年02期
5 鄂志寰;;美伊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经济金融影响[J];国际金融;2003年05期
6 王东岳,曲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新世纪美俄对中亚的战略争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П.Я.巴克拉诺夫 ,周建英;论当代地缘政治范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8 汪波;美国的21世纪“经济化地缘政治构想”[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刘波;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曹阳,焦阳;21世纪初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状况的量化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金融学博士 吴志峰;力拓“过河拆桥”背后的地缘政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雪;未来十年东北亚地缘政治局势前瞻[N];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 梅新育;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越炒越离谱了[N];上海证券报;2014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亚宏;黄金与地缘政治[N];中国黄金报;2014年
7 记者 李林旭;金价或将继续窄幅振荡[N];中国黄金报;2014年
8 早报记者 杨小舟;“中国应强化地缘政治约束右倾日本”[N];东方早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10 记者 周武英;地缘政治风险考验全球经济[N];经济参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敬东;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6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合强;地缘政治与当代亚太移民[D];暨南大学;2007年
2 任江;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澳中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葛怀宇;中国: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心”[D];外交学院;2003年
5 龚炜;科学技术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愉飞;全球化背景下对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评析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智;中国的地缘政治新态势及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8 崔晓东;当代俄美地缘政治冲突:原因、特点和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哲旺;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中华和合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燕玉叶;“9·11”后的俄罗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9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