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

发布时间:2017-04-27 06:17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形象属于国际战略博弈的基本范畴。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战略作用是通过其作为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现的。我国应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明确纳入国际战略体系,从设计国家形象、巩固客观基础、运筹战略措施、占领传媒制高点等方面构建起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
【作者单位】
【关键词】全球化 国家形象 战略框架
【基金】: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资助成果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与特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形象被定义为“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状况或姿态”。在英文中,image一词与中文的“形象”一词大体相近。形象侧重于事物的形状、姿态等外在的东西以及人们对事物的主观感受。作为形象客体的事物的实际状况、反映这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忠智;;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设计与塑造[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2 张骥;刘艳房;;论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的实现[J];国际观察;2009年01期

3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J];中国企业家;2007年05期

4 罗纪宁;赵宇飞;;国家形象与国家文化营销[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4期

5 曹辛;;以开放和透明提升海外国家形象[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26期

6 李惠丹;;浅议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国际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东臻懿;;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选择[J];采写编;2010年02期

8 潘晓珍;;论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公民的世界公民权保护[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1期

9 易琳;;浅议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J];中国广播;2009年06期

10 陈正良;;增强中国“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J];江汉论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好哲;;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艳玲;;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素娟;;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海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沈剑平;;为什么全球化中民主国家的选举不那么“民主”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雷;;“和谐世界”理念——中国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理性选择[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白华;;全球化与文化求异语境下全球媒介的互动共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9 尉天骄;;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10 丰子义;;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撰稿 凌雨;中国海外营销自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2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N];学习时报;2007年

3 法国尼斯大学MBA、旅游地产策划专家 徐国辉;旅游:中国软力量传播的硬力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田建明;陪阿尼帕妈妈拍摄“国家形象片”[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冉茂金;文艺作品如何塑造国家形象[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艺延;文艺界人士呼吁:关注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程曼丽;掌握国家形象 塑造的主动权[N];人民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永钦;满足群众需求 传播国家形象[N];中国妇女报;2011年

9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尹鸿;电影要柔性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苏丽萍;专家研讨“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县祥;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思齐;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D];浙江大学;2011年

5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8 胡斌;何以代表“中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何帆;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揭晓;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D];暨南大学;2006年

2 古天姣;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静;论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玲玲;《人民日报》镜像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汤锋;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塑造[D];暨南大学;2008年

6 刘琨;中国电影中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与策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彦;试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董坤;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亚伦;台湾地区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之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0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