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雁型安全模式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7-04-27 18:15

  本文关键词:雁型安全模式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呈现出"雁型安全模式"特点,这是自冷战以来美国亚太战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种模式中,领头雁是美国,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关系。第四梯队主要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它是美国塑造亚洲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美国"雁型安全模式"最主要的目标在于制衡中国,该战略也适应了地区内的多种安全需求。破解美国的"雁行安全模式"则需要根据中国的安全需求和周边国家安全需求的层次性、阶段性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中国沿边省份与邻近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似,安全需求类似,按人均收入衡量从东到西呈现出阶梯性变化。中国可以把本国相关发展区域作为跨国安全合作的单位,与临近国家进行安全合作,逐步超越美国的"雁行安全模式"。以多个地区为中心的周边外交应是中国未来的一项战略性选择。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安全外交室;
【关键词】雁型安全模式 中国周边外交 地区战略
【分类号】:D820
【正文快照】: 2010年,美国提出了“重返亚洲”的战略;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规模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①这两者并存显然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中国学者意识到这将极大影响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那么,美国的亚太战略会出现什么新变化和特征?中国还能像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那样具有稳步拓展的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子川;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态势解析[J];当代亚太;2004年01期

2 杨光海;美国的东亚同盟体系:态势、趋向及意图[J];国际论坛;2002年04期

3 吴心伯;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走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杨文静;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调整及其走向[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8期

5 郑迎平;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新优势及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黄其淮;“9·11”事件后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4年05期

3 金灿荣;周鑫宇;;美国东亚政策的新特点[J];国际观察;2006年05期

4 姜宅九;;中国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动因[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1期

5 孙霞;;东北亚地区安全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07期

6 胡琦;对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不同理论解释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年12期

7 陈莹;试析东盟安全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杨光海,杨震;后冷战时代的美国霸权与国际安全机制——以安理会和北约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03期

9 丛慧;美国反恐战略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5期

10 刘胜湘;张磊;;从认知的视角讨论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目标[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涛;;官僚与市场——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郭俊华;;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A];“改革30年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研讨会”暨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连长云;;关于中国矿产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形势分析[A];地质工作战略问题研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陈超;;西方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干预[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俊燮;冷战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与驻韩美军的未来[D];复旦大学;2004年

2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敏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5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李飞;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9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10 仇发华;西欧与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殿堂;21世纪前期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重点初探[D];暨南大学;2004年

2 刘清涛;二战后菲美安全关系的透视[D];暨南大学;2003年

3 宋旭日;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和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4 田震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的美韩军事同盟[D];延边大学;2004年

5 王玉玉;亚洲安全的SCO新模式[D];青岛大学;2005年

6 冯艳玲;论中俄安全合作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德迎;东亚合作的前景分析及中国的现实选择[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杨添富;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江先锋;冷战后美国的对台政策与台湾问题的发展态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金花;中日关系的进展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D];延边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4期

2 门洪华;;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3 张蕴岭;如何认识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J];当代亚太;2003年06期

4 段廷志,张晓峰;东亚地缘战略环境与中国海上安全[J];当代亚太;2004年04期

5 张蔚斌,马磊;地缘政治与智缘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陈虹;共享增长: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思考[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5期

7 吴心伯;;美国与东亚一体化[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8 卢光盛;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缘经济学[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9 邱丹阳;新世纪初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实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门洪华;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J];开放导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飞腾;张洁;;雁型安全模式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关键词:雁型安全模式与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1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