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日本战略转型中的对外决策调整——概念模式与政治过程

发布时间:2017-04-28 01:11

  本文关键词:日本战略转型中的对外决策调整——概念模式与政治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因战略目标的差异,在战后不同历史时期,日本国家战略与决策机制各有不同特质。基于对以"吉田主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之"反思"与"超越",日本正处于新的战略转型期,这也因应了其"全面正常化"的目标。其对外决策机制亦在经历重大调整。从"1955年体制"以来的"官僚主导"型向21世纪初期的"官邸主导"型过渡的趋势业已形成,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首相官邸主导型决策过程较为典型,第二次安倍内阁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其突出标志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当前乃至今后,由首相官邸来设计与领导实施新国家战略的思路亦愈发清晰。在"全面正常化"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日本决策层致力于突破战后体制,创建长期执政的政治环境,强化首相及执政中枢的决策权限。但因受内外因素制约,无论是国家战略转型,还是决策机制调整,在大趋势之下仍存有诸多变数。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关键词】日本 战略转型 对外决策机制 官僚主导 官邸主导国家安全委员会 安倍政权
【分类号】:D831.3
【正文快照】: 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以来,日本谋求对外战略的全面转型,具体表现为以右倾化理念为执政基础,以“俯瞰地球的外交”拓展国际空间,以“积极的和平主义”引领安全蜕变。①在外交方面,体现为依靠全球视野开展战略性外交;在安全方面,日本出台了战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新的《防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希;;排他性的“海权论”可以休矣——析日本流行的“海洋国家战略”[J];日本学刊;2006年04期

2 刘铁娃;;国际体系、国内政治与日本大战略观念变迁——《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述评[J];日本研究;2013年01期

3 牛军;;中国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历史与前景[专刊][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南;;国家软实力的指标体系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尤晓燕;“官僚主导型”日本政治——行政模式的历史与文化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贺t$;;中法之争期间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以《申报》舆论为参照[J];船山学刊;2006年04期

4 徐万胜;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析论[J];东北亚论坛;2002年01期

5 张伟玉;;政治身份认同与缅甸果敢同盟军的瓦解[J];当代亚太;2012年02期

6 刘世强;;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机制探寻[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7 杨华文;;汉斯·摩根索裁军思想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毕雁英;;行政立法程序的制度模式及其价值取向[J];公法研究;2011年01期

9 崔守军;相互依赖与国际合作的相关性考察[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任东来;国际问题研究论文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J];国际观察;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2 张利华;;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齐皓;;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累积阶段——从理论革命到实证研究[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4 左建曾;;五五年体制解体后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及其发展趋势——从日本政党体制国内环境变化的维度[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5 袁伟华;;对外政策分析:家在何方?[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焦建国;;法律运营财政——日本的财政民主主义与立宪财政制度[A];财税法论丛(第1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4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金正九;东北亚海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7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常笑;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训;伊斯兰会议组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建宏;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国际刑事法院授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沈芹;日本《海洋基本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钟若凝;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在中国的活动及其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8 贾斐;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树秀;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大众传媒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发龙;奥巴马政府多边外交政策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卓;;日本大战略的演化模式——读塞缪尔斯的《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2期

2 刘世龙;论当代日本的“现实主义”战略思想[J];日本问题;1989年05期

3 张勇;;中日安全与合作研讨会纪要[J];日本学刊;2006年01期

4 曹云华;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J];日本学刊;1996年01期

5 段廷志;;冷战后的日本防卫战略:基本取向及其对西太平洋和中国海上安全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05期

6 刘世龙;日美学者对80年代日本战略思想流派问题的研究[J];日本学刊;199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全胜;;日本外交的主流思维——带倾向性的中间路线[J];日本学刊;2009年01期

2 李广民;江立;;冷战后日本地区主义的实践及其动因[J];国际观察;2010年03期

3 尚之;;日本政坛少壮派野心勃勃[J];人民文摘;2010年12期

4 孙建红;;日本外交的APEC“破局”[J];w,

本文编号:331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31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