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

发布时间:2017-05-04 05:07

  本文关键词: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的头十年中,"保护的责任"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规范,在国际社会广泛扩散。作者首先回顾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国际社会兴起和扩散的进程,然后运用社会学的框定理论分析了"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背后的动力,指出规范倡导者采取的有效框定战略是推动"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重要因素。规范倡导者将"人道主义干预"重新框定为"保护的责任",使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干预者向干预目标亦即遭受暴行的平民转移,同时规范倡导者重构主权理念,强调"主权也是一种责任",并通过联合国框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实施"保护的责任"的政府间协议和解决方案,从而打破了人道主义干预规范中人权与主权、干预者权力与受保护者权利相冲突的困境,有力地推动了"保护的责任"规范在全球的扩散。理解"保护的责任"规范变迁与扩散的动力,有利于中国更好地把握相关国际规范的发展演变趋势,从而采取更有效的应对之策。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预 保护的责任 框定战略 规范扩散动力
【分类号】:D813.2
【正文快照】: “保护的责任”概念于2001年由加拿大“干预与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ntervention and State Sovereignty,ICISS)”首次正式提出,随后被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tta Annan)采用,并在2005年得到了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的一致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斌;;《保护的责任》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影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颜海燕;;保护的责任解析[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3 刘波;;国际人权保障机制中的“保护责任”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黄超;;说服战略与国际规范传播[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9期

5 黄超;;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国际规范扩散[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李斌;;评析保护责任[J];政治与法律;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2 张泽;李鹏;;两岸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苏君阳;;知识冲突与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曾润喜;王国华;陈强;;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稳定的“双刃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6 海云志;;集体行动发生的三种解释路径及其简评[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刘燕舞;;农民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一个分析视角——以豫东曹村8队农民集体行动为个案[J];长江论坛;2009年03期

8 蒋积伟;唐明勇;;自然灾害背景的公共危机动员模式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罗锋;王权;;风险·制度化:“网络群体性事件”症候表征与治理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海云志;刘徽翰;;论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建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朱谦;;环境公共决策中信息公开的价值与规范研究——基于近年来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争端个案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耿国阶;;治理:另一个理论过客?——治理变革与治理研究的中国反思[A];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张一平;尚红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为例[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易臻真;;集体行为视野下的“人肉搜索”现象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礼鑫;杨涛;;当代中国政策过程中的政策否决现象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的保障[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杜玉华;;全球秩序的新挑战:全球社会运动及其治理[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成长[D];复旦大学;2006年

3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小辉;从士绅到知识分子[D];上海大学;2007年

5 李劲;社会转型视域中的中国公民社会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黄祯玉;突围与自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林民旺;选择战争:基于规避损失的战争决策理论[D];外交学院;2008年

10 罗小茗;上海普通高中“二期课改”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奕杰;国际灾难救援中受灾国主权的国际法维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章佳;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林小丽;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欧阳茫;论国际法上保护的责任[D];南昌大学;2010年

8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雅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洲;;国际保护责任机制的建构与实施——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证分析[J];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2 罗国强;;“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理论及其新发展[J];法学;2006年11期

3 时殷弘;论20世纪国际规范体系——一项侧重于变更的研究[J];国际论坛;2000年03期

4 曹阳;;国家保护责任理论论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黄德明;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国际法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0年06期

6 王庆海,张蓝图;国际法上的内政及不干涉内政原则新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7 张旺;;世界主义的价值诉求——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6年12期

8 钟龙彪;;国家社会化:国际关系的一项研究议程[J];欧洲研究;2009年02期

9 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0期

10 张旺;;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复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人道主义干预:国际政治中的理想与现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谷盛开;西方人道主义干预理论批判与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6期

3 加雷斯·埃文斯 ,穆罕默德·萨赫诺恩 ,朱娟萍;关于人道主义干预的辩论[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03期

4 李博文;;论人道主义干预的合理性——卢旺达悲剧的警示[J];经营管理者;2010年17期

5 叶三梅;论冷战结束后美国的“人道主义干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张睿壮;;警惕西方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名颠覆现行国际秩序[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9期

7 刘杰;论人权国际化与国际人道主义干预[J];学术月刊;1999年12期

8 钱文荣;人道主义干预与国家主权——科索沃战争的教训[J];和平与发展;2000年03期

9 黄仁伟 ,刘杰;国际人道主义干预的困境[J];社会观察;2004年04期

10 陈先才;宋林霖;;国际人道主义危机管理:制度安排与现实困境[J];国际论坛;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建华 马剑;我们这个世界——世纪之交的对话[N];人民日报;2000年

2 张旺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群主义视野下的国际关系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王义桅;美国外交行为的极好注脚[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记者 段吉勇;第56届联大和平与发展:不变的主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吴妙发;寻找利益汇合点[N];解放日报;2006年

6 苗迎春 编译;中国对美国的理解和战略思维[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7 吴妙发;人权理事会应走出一条新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李东燕;调整与变化中走向成熟[N];人民日报;2011年

9 ;重温联合国改革的目标[N];经济观察报;2005年

10 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研究员 王yN;北约轰炸利比亚持续到何时[N];中国经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开盛;美好世界原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吴雪;冷战后美国应对“国家失败”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3 江涛;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建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4 张永义;国际政治视域中的世界主义伦理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磊;试论当代西方人道主义干预[D];河南大学;2010年

2 范升龙;冷战后联合国与人道主义干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吴娜(Jacqueline RAVOLA);透过卢旺达(1994年)和科索沃(1999)人道主义介入实践的比较分析来理解联合国政治[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中新;冷战后国际人道主义干预问题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5 许蓓蕾;从“失败国家”到“保护的责任”:国际干预对主权规范的挑战[D];复旦大学;2009年

6 伊俊阳(Doan Tuan Duong);北约对利比亚的干涉:北约空袭及武器援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洋;达尔富尔问题与国际干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张静;论冷战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梁文敏;冷战后冲突干预的欧盟模式:动力、特点与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永刚;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困境与变革:一种国际机制变迁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框定战略与“保护的责任”规范扩散的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44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