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化:美国建构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话语和行动
发布时间:2025-01-07 00:36
近年来美国持续强化渲染南海的"航行自由"问题,对中国进行指控的同时,针对中国常态化实施"航行自由"行动,逐步将"航行自由"问题建构为"安全挑战"。"安全化"不仅通过言语行为实现,非话语实践在"安全化"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南海的"航行自由"问题中,美国一方面给出自己的问题诊断、凸显其急迫性,并使用规范性话语证明其指控合法正当,为开展"航行自由行动"进行铺垫;另一方面,在话语建构的基础上,开始针对中国实施"航行自由行动",以"自导自演"的方式完成了"航行自由"问题的"自我实现"。"航行自由"问题不仅仅是话语层面的分歧,作为动员的"航行自由行动"制造出现实、具体的威胁印象,在安全化的动力学中与话语共同发挥作用。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安全化:国家如何建构安全问题
(一)基于话语行为的安全化
(二)非话语实践的安全化
二、安全化启动: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话语建构
(一)指认安全威胁:对中国海洋能力发展及意图的解读
(二)渲染威胁
(三)诉诸规则:强化安全化建构的合法性
三、采取非常措施:美国在南海实施的“航行自由行动”
(一)提升“航行自由”问题关注度,促进威胁意义传播
(二)推动安全问题表征的具体化,凸显中国挑战
(三)激活对抗性框架,在南海营造不安全感
四、安全化的效果
(一)“航行自由行动”的常态化实施及示范效应
(二)相关国家对美国安全化动议的抵制
五、结论
本文编号:4024228
【文章页数】:26 页
【文章目录】:
一、安全化:国家如何建构安全问题
(一)基于话语行为的安全化
(二)非话语实践的安全化
二、安全化启动: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话语建构
(一)指认安全威胁:对中国海洋能力发展及意图的解读
(二)渲染威胁
(三)诉诸规则:强化安全化建构的合法性
三、采取非常措施:美国在南海实施的“航行自由行动”
(一)提升“航行自由”问题关注度,促进威胁意义传播
(二)推动安全问题表征的具体化,凸显中国挑战
(三)激活对抗性框架,在南海营造不安全感
四、安全化的效果
(一)“航行自由行动”的常态化实施及示范效应
(二)相关国家对美国安全化动议的抵制
五、结论
本文编号:4024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02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