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历史贡献与当下使命——以鄂尔多斯地区达尔扈特群体为例
本文关键词: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吉思汗祭奠 达尔扈特群体 传承人群 出处:《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成吉思汗祭奠已历经八个世纪,是自成吉思汗去世以来形成的蒙古族祭祀文化现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地区的达尔扈特群体一直传承着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在几百年传承的过程中,成吉思汗祭奠不断融进新的元素,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达尔扈特这一群体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剧烈的社会文化变迁容易引起文化失调,进而给传承人群的生活带来困扰,产生文化震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如果不尽早保护达尔扈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延续了八百年的成吉思汗祭奠将面临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社会文化变迁的巨大冲击,让蒙古族非文化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措手不及之感,在这样的境遇中达尔扈特这一传承人群更需要冷静思考、提高自己的担当意识,更加强化传承保护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让古老的成吉思汗祭奠活在当下,留给后人,让它永远传承与发展。
[Abstract]:Genghis Khan memorial has been through eight centuries, it is the Mongolian sacrificial culture phenomenon formed since the death of Genghis Khan. Darkoute group in Ordos region has been inheriting this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hundreds of years of inheritance process. Genghis Khan continued to melt into new elements, 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 ideology of Dalkourt group is also changing. Violent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can easily lead to cultural imbalance. Then it brings troubles to the life of the inheritors, produces cultural shock and the dilemm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If we do not protect Darkourt as soon as possible, th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of the people. Genghis Khan's memorial service, which has lasted for 800 years, will face the crisis of succession. The great impac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makes the protection of Mongolian non-cultural heritage unprepared. In such a situation, Darkourt this heritage people more need to think calmly, improve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ore strengthen the heritage of the protection of preciou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ission. Let the ancient Genghis Khan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leaving i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so that it will inherit and develop forev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12&ZD131)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16MZSCX013)
【分类号】:G127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清澍;从察罕脑儿看元代的伊克昭盟地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色音;;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历史贡献与当下使命——以鄂尔多斯地区达尔扈特群体为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2 杨蕤;;河套之都: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统万城——兼论河套地区中心城市的形成与转移[J];宁夏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杨蕤;王润虎;;略论五代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几点变化[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4 杨蕤;;西夏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生态与植被[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乌云格日勒;;试析成吉思汗祭奠的历史变迁[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6 周松;;元末黄河中游地区的政治形势与军阀集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1期
7 达力扎布;;北元初期的疆域和汗斡耳朵地望[J];蒙古史研究;1989年0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玉忱;;密林明镜—达尔滨湖[J];内蒙古林业;1984年01期
2 何杰;;拉脱维亚伦达尔宫的羞涩[J];美文(下半月);2010年10期
3 nike;;戈达尔:政治与影像的符号[J];电影文学;2003年12期
4 戴以平;;达尔多元民主理论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01期
5 张惠军;;波兰纪念T.科达尔宾斯基诞辰一百周年[J];哲学译丛;1987年05期
6 郭绪权;执著于激情与哲理的浪漫主义——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札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7 马赫穆德·帖木尔;;达尔费里[J];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06期
8 费·阿勃拉莫夫;裴家勤;;达尔[J];金色少年;2004年Z1期
9 山峰;;险象环生,20小时海洋历险寻回迷失的爱[J];幸福(情爱);2010年01期
10 琼·麦金托什;辛人;;横渡海洋的老路[J];文化译丛;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迅文;;巴中经济走廊的瓜达尔港[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2 ;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学者 叶海林;瓜达尔陆桥的意义[N];东方早报;2009年
2 实习生 张立东 记者 李伟;达尔凯3亿美元投资四川能源[N];四川日报;2009年
3 孙孟晋;戈达尔:政治与影像的符号[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北师大儿童文学硕士 黄岚 韦苇;明天社:借“达尔”进军畅销书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严伟明;宝钢冠达尔钢构成功进入五大洲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6 萨伊德·海德尔;新加坡掌控南亚海上枢纽运营权[N];世界报;2007年
7 文宁/文 [英] 罗尔德·达尔;达尔和他的儿童文学作品[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桂琳;奇幻大师达尔向中国孩子走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邓颖平;法国小城“红色”往事添魅力[N];北京日报;2007年
10 Elizabeth Mills;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设困难重重[N];世界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军;多元民主的构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钟彬;达尔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周圣平;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东瑞;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扬;达尔凯热电有限公司经营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3 陈峥;从大众摄影机到私人摄影机[D];重庆大学;2015年
4 高耕耘;达尔多元民主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妍;论达尔的多元民主思想[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宋永超;论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杨放;论达尔多元民主体系下利益集团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孟广瑞;传统民主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吴昌华;罗伯特·达尔多元民主思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王星;18世纪孟加拉柴明达尔阶层探析[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2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6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