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博物馆传统文化传承探析
[Abstract]:The museum construction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after 40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building, facilities, collection, exhibitio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useum have taken on a new look.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museum in Wulingshan are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the heritag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useum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Wuling Mountain Museum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G122;G26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启;;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考察见闻[J];世纪行;2014年06期
2 龙祖坤;;多元文化融合的实证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胡守勇;;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内在运行机制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徐月明;黄炜;;武陵山区文化生态的保护利用模式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年08期
5 ;文化大武陵[J];民族论坛;2011年09期
6 容中逵;;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三种语境[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3期
7 郭继承;;对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05期
8 李玲玲;;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层次及方式[J];兰台世界;2013年S3期
9 曹洁冰;;同济大学图书馆新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闻学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妙子;;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J];八桂侨刊;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德生;;从藏戏“且索”的变迁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理路[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宁;第三届中国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节在铜仁举行[N];张家界日报;2010年
2 首席记者 罗成友;全力打造好武陵山区文化高地[N];重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树洁;第三届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节协作会议在我区召开[N];铜仁日报;2010年
4 记者 何方;第二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开幕[N];重庆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罗小莉;第二届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开幕式在黔江隆重举行[N];铜仁日报;2009年
6 记者 勾六零 实习生 黎哮苍;国务院法制办领导到我州指导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N];大理日报(汉);2007年
7 记者 徐飞鹏 王砚文;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好[N];北京日报;2012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杨赤;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记者 李耿 林涌泉;中国-东盟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13年
10 吴安新 刘慧;将传统文化传承置于民众间[N];中国文化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迪;全球化对西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影响[D];西藏大学;2016年
2 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慧东;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幼儿教育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海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92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19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