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1-03 16:24

  本文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2年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启示

张安乐  

【摘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很多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本国的战略和支柱产业,并将文化产业的竞争看做未来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兴旺发达的文化产业做支撑的国家不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的强国,也不可能在未来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文化产业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是以一种被批判的形式出现在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作者在书中对文化产业进行了无情批判,认为“文化是一种充满悖论的商品”、“文化工业引以自豪的是,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先前笨拙的艺术转换成为消费领域以内的东西并使其成为一种原则,文化工业抛弃了艺术原来那种粗鲁而又天真的特征,把艺术提升为一种商品类型。”虽然文化产业从批评中诞生,各种流派和代表学者对文化产业定义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解释,对文化产业范畴的划分也是见仁见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面临很多历史遗留和现实问题,但文化产业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向人们证明了其拥有的巨大潜力。如果说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过渡,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基本象征,那么,支撑这种革命历程的重要一环就是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带来的边际发展。 当今世界,欧美占据全球文化产业的70%以上,亚洲日韩是文化产业的领军国家,文化产业不仅成为上述国家施展外交和政治影响力的工具,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曾长期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亚洲唯一发达国家,日本在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陷入了泡沫经济和持续多年的衰退,曾经的东亚经济奇迹销声匿迹,亚洲经济领袖地位也拱手相让,做为日本摆脱经济低迷、重塑大国形象和作政治大国的重要步骤,日本采取了文化立国和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日本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正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我国来说,无疑具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本文以文化产业的产生、演变、发展和交流为引线,通过分析诸学派和代表性学者对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及推动实体经济的正负影响,以欧美和日韩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GDP等经济指标的拉动比较,阐述了欧美日领先世界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演变历程、政策支持、制度和法律保证、资金扶持、重点领域开发等发展特色。尤其是将其中更具特色和发展较为突出的日本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回顾日本文化产业战前、战中和战后的发展历程,介绍日本传统文化产业、新兴动漫产业、服饰和饮食文化的特色等,分析了日本“文化立国”战略、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相辅相成、历史资源与文化产业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与还外经贸对接等发展特色,提出了尽快出台适应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文化产业要适合民众参与、大搞群众运动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取得长足发展,随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策的确立,各级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认识提高,共识加强,措施得力,成绩显著。但也要看到,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发展文化产业还面临很多制约瓶颈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如何借鉴日本等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功国家的成型经验,对于我国在新时期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相关领域,实现文化产业最大限度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和平崛起创造条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求在总结借鉴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事业启示的同时,还希望在中日文化产业借鉴和比较、文化产业支撑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深化对外开放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尝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1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汉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2 潘晓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认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6期

3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J];理论建设;2003年05期

4 荚莺敏;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浅析[J];群众;2003年06期

5 郭小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会对文化改革的精要论述[J];人民论坛;2011年30期

6 李雪玲;高长春;;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经验解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8期

7 魏明革;;解密日本报纸的高发行量[J];新闻记者;2006年11期

8 刘国新;;中国当代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J];中国地方志;2011年01期

9 ;海外报业[J];中国报业;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京;[N];中国贸易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文化帝国主义驳难论之反思[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的演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颖吉;;从哈佛思想到芝加哥学派——威廉·詹姆斯对美国早期芝加哥学派传播学者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培挺;;管理哲学何为?——评《论管理哲学的产生及其学科性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程凤丹;;以接受分析的角度分析山寨文化作品的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吴晓枫;;现代与历史相遇的诗性审美空间——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的永恒魅力[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张敏;;试论两种知识观关照下的学生学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李永梅;;从传媒看美国的文化扩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许春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人本精神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涂巍;;从自杀现象看女性生命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力;;浅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共赢策略——以咸阳师范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为例[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3 徐明君;;城乡整合与沈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韩水仙;;雷蒙德·威廉斯的传播思想概述[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9 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概念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分析比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曹书乐;;新闻集团进入中国媒介市场行为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静辉;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孙吴刚;论连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双重价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慧慧;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市场化取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5年01期

2 金元浦;文化创意实践的全球蜂起[J];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01期

3 李魁;;基于创新视角的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07年11期

4 张锁柱;加速科技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日本的产学研协作初探[J];日本学刊;2001年02期

5 厉无畏,王如忠,缪勇;积极培育和扶持创意产业发展 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J];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创意,让世界百花争艳[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02期

7 董云飞;;借鉴国外经验 发展我国创意产业[J];学术交流;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孝斌;;杭州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其对策[J];杭州(生活品质);2010年11期

2 尤东风;;发展泉州文化产业的若干建议[J];政协天地;2004年12期

3 张炀;;亚太文化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战略[J];经济视角;2006年12期

4 徐机玲;蔡玉高;;“文化南京”催生文化产业[J];瞭望;2008年05期

5 黄娟;沈德昌;;文化强国开展文化对外合作的策略[J];学习月刊;2010年08期

6 张效堂;成晓明;;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前进;2007年08期

7 齐勇锋;;文化产业凸显超级价值[J];瞭望;2009年20期

8 范富;;加快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全面推动太原文化产业振兴[J];太原科技;2009年10期

9 刘沙白;;关于金鹰文化产业的思考[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1年04期

10 淮水;;打造民族文化大省——对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J];支部生活;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鹏;梁秀梅;;美、韩、法、日四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对山东的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王冠群;;美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苏洁;肖洁;;胶州达尼画家村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丁青;杨帆;;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促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5 杨红文;;文化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的探讨[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6 贾冀南;袁修月;周善良;;当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淼;;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与选择[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陈丽媛;;浅谈如何加强民间艺术特色之乡文化产业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安德生;;提升品位 创响品牌——关于加强王公庄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栋;[N];天水日报;2008年

2 纪晓刚 郑立君;[N];辽源日报;2009年

3 靳棪 王海音;[N];秦皇岛日报;2009年

4 记者 张劲光;[N];咸阳日报;2009年

5 齐峰 山西出版集团总裁;[N];山西政协报;2009年

6 巩军龙;[N];酒泉日报;2009年

7 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高原丽;[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栾辉 刘杰;[N];各界导报;2011年

9 记者 李玉亮;[N];莱芜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杜玮;[N];陕西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勇;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3 李东铁;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郑皓;北京新城城市文化环境建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乐;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启示[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2 谢婷婷;南通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崔治文;胶南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锋;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梁丰;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6 王清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探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丛艳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刘燕婷;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秦亮;张家口市文化产业发展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叶小芬;推进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3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33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