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文化观探析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1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吴宓早年经历及其文化观的初步形成
2.1 “关中之学”的熏陶
2.2 游美肄业馆的经历
2.3 赴美留学期间的改变
2.4 “新文化”者的论战中阐扬
2.4.1 主持《学衡》杂志
2.4.2 与“新文化”派的论战
3 吴宓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3.1 融汇摹仿学说,继承传统文化”的文学观
3.1.1 论文学与文言文
3.1.2 论古典名著《红楼梦》
3.2 以“中庸之道”为标准的道德观
3.2.1 吴宓对待孔子及儒学的态度
3.2.2 中庸为核心的道德观
3.3 “新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教育观
4 吴宓文化观的实践应用
4.1 筹备清华研究院
4.2 开创“比较文学”课程
4.3 制定会通中西的人才培养方案
5 吴宓文化观的地位和作用
5.1 20世纪初期,吴宓文化观的影响
5.2 吴宓文化观的实际地位和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学堂演说与吴宓思想的关联性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2 许军娥;吴宓研究的新亮点[J];文教资料;2005年32期
3 许军娥;;吴宓文化思想研究的新拓展[J];文教资料;2006年02期
4 曾祥金;;吴宓的编辑理想及其境遇——以《吴宓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年03期
5 肖太云;;吴宓1949年后的四封佚信及识解[J];新文学史料;2017年02期
6 张建安;;吴宓:奇特而矛盾的一生[J];江淮文史;2017年01期
7 霍俐娜;;在中国的中西融合:吴宓留美之前思想和人格的成形[J];名作欣赏;2016年02期
8 于强;;为何不走?——对吴宓留居重庆问题的商榷[J];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07期
9 朵渔;;吴宓:人间惆怅雪满头[J];同舟共进;2016年11期
10 李波;商鸣臣;;国学大师吴宓轶事[J];春秋;201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闽燕;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南大学;2015年
2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黎红;“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D];南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盛楠;吴宓文化观探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周学怡;战时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文学与人生[D];西南大学;2018年
3 付立松;1920年代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笑非;大学教授的经济生活研究(1920-1956)[D];浙江大学;2017年
5 黄菁;吴宓论旧体诗的突围[D];湖北民族学院;2017年
6 肖潇;吴宓诗歌中的文化人格精神[D];湖北师范大学;2017年
7 崔玉华;吴宓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王乃玉;吴宓留美与其文化保守思想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9 王彪;吴宓旧体诗词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玲玲;民国时期教授的生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1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88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