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广西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发布时间:2021-02-10 04:07
  古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是民族的印记,也承载着我们的乡愁。而传统文化资源则是一个古镇的灵魂,是古镇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古镇古村落正在快速地消失。许多旅游开发的古镇,反而较好地保留了其原有的风貌和传统文化资源。因此,如何在保护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同时兼顾旅游开发的需要,使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取得平衡,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黄姚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其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代表,拥有道教文化、匾额文化、宗祠文化、民俗节庆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特色体现在黄姚古镇建筑艺术与周围环境和谐一体、岭南建筑风格突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风水理念、道教文化影响深远等方面,优越的文化资源条件十分利于旅游开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旅游开发的深入,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当地政府保护技术力量薄弱;古镇居民和商户缺乏保护意识;非物质文化受众越来越少;传承人紧缺;旅游开发方式简单,不利于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本文以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二、国内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关研究
        三、黄姚古镇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调查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黄姚古镇的概况及历史沿革
    第一节 黄姚古镇概况
        一、自然概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黄姚古镇的历史沿革及兴起繁荣原因
        一、黄姚古镇历史沿革
        二、黄姚古镇兴起繁荣的原因
第二章 黄姚古镇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特色
    第一节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
        一、物质性传统文化资源
        二、非物质性传统文化资源
    第二节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特色
        一、错落有致,岭南建筑风格特征突出
        二、枕山面水,独特的风水理念
        三、师法自然,建筑艺术与周围环境和谐一体
        四、多姿多彩,浓郁的民族风情
        五、天人合一,道教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章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第一节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
        一、依法保护,制定《贺州市黄姚古镇保护条例》
        二、科学规划,编制黄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三、维护修复,加强对于文化资源的日常保护维护
    第二节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及市场感知
        一、旅游业开发历程
        二、黄姚古镇旅游开发的特点
        三、黄姚古镇旅游开发的市场感知
    第三节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与修复力量不足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
        三、保护开发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四、旅游业态落后,产品吸引力低
第四章 我国古镇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典型案例
    第一节 典型案例
        一、平遥古城-政府主导模式
        二、乌镇-政府+企业模式
        三、凤凰古城-经营权转让模式
    第二节 案例经验借鉴
        一、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本真性
        二、保护与传承创新并重
        三、确定保护与开发主体
第五章 黄姚古镇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第一节 保护先行,加强保护与修复
        一、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本真性
        二、提升旅游从业者的保护意识
    第二节 传承创新,为传统文化资源注入新动力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创新保护与开发的方式
    第三节 丰富业态,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
        一、培育乡愁旅游产品
        二、发展研学旅行特色文旅产业
    第四节 合作交融,融入周边全域旅游大格局
        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圈
        二、融入大桂林文化旅游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 黄学军.  人民论坛. 2020(08)
[2]古城镇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 张悦,申慧敏.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3]民间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 黄华.  档案管理. 2020(01)
[4]乡村聚落生活空间重构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以重庆市龙王村干柏组为例[J]. 冯祉烨,吴必虎,高璟,赵之枫,谭浩.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5]政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J]. 爱川纪子,唐璐璐.  民俗研究. 2020(01)
[6]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展望[J]. 邢晓玉.  江苏商论. 2019(12)
[7]平遥古城经营成功的经验与启示[J]. 王轶群.  人文天下. 2019(23)
[8]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J]. 黄永林,余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9]图们江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J]. 金成,金真一.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10]社交媒体视域下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 罗宝勇,吴一诺.  档案与建设. 2019(11)

硕士论文
[1]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 赵俊利.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微更新模式探索[D]. 邹天祎.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D]. 张晓雯.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26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26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