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革命遗址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03 23:01
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不畏牺牲的历史见证,也是社会公众认知红色历史的记忆场所和重要媒介。辽宁目前共有各类革命遗址782处,实证了辽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的艰苦斗争历程。本文以782处革命遗址文本为基础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法,从时间、空间、类型结构及历史影响四个维度,阐释了辽宁革命遗址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及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它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从微观还原历史,映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体现了辽宁人民的民族抗争精神;展现了辽宁人民的逐渐觉醒及觉醒后所迸发出的革命热情与献身精神。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4(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9年以“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坤明:加强革命遗址遗存保护 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J]. 中国老区建设. 2019(01)
[2]论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J]. 张泰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3]辽宁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J]. 陈文清. 党史纵横. 2015(08)
[4]红色资源研究综述[J]. 张泰城,张玉莲.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5]日本侵占辽宁时期的司法统治[J]. 张淑香,蔡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开创先河 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在辽宁早期活动的思考[J]. 陈文清. 党史纵横. 2001(07)
[7]咱们工人有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宁工人运动概况[J]. 栗边. 党史纵横. 1999(02)
[8]做好后勤供应 人民支援前线──纪念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J]. 张敬媛,林文. 兰台世界. 1998(12)
[9]解放战争时期辽宁地方武装的组建与发展[J]. 党史纵横. 1988(11)
本文编号:3567144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4(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9年以“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坤明:加强革命遗址遗存保护 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J]. 中国老区建设. 2019(01)
[2]论红色文化资源的分类[J]. 张泰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3]辽宁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J]. 陈文清. 党史纵横. 2015(08)
[4]红色资源研究综述[J]. 张泰城,张玉莲.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5]日本侵占辽宁时期的司法统治[J]. 张淑香,蔡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开创先河 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在辽宁早期活动的思考[J]. 陈文清. 党史纵横. 2001(07)
[7]咱们工人有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宁工人运动概况[J]. 栗边. 党史纵横. 1999(02)
[8]做好后勤供应 人民支援前线──纪念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J]. 张敬媛,林文. 兰台世界. 1998(12)
[9]解放战争时期辽宁地方武装的组建与发展[J]. 党史纵横. 1988(11)
本文编号:3567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6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