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15:00
本文关键词: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古汉语中,文化的意义就是以文教化,它具有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疏导社会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随着社会的日异变迁,文化的功能作用不再局限于对人的教化,而是更为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变迁。因而,文化也逐步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和更加多样的社会功能。本文研究的文化是指从文化结构和文化范畴角度划分出来的文化,即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精神旗帜,它必然以理论创新为发展的主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生不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推动文化理论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本文从发展历程和重大创新成果两个方面较为深入和全面地探究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过程、成果、意义等。本文首先分析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将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现实状况均放在国内国际背景下进行研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现文化理论新突破的。其次,阐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历程。本人依据不同时期文化理论创新重点的不同,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发展历程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先进文化建设。这部分不仅明确提出了先进文化建设理论,还明确了其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形态等。第二阶段,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高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被正式提上日程,先进文化建设也置于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框架内。第三阶段,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具有了更高的目标指引,由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目标提升到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战略目标。再次,论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意义。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理论方面创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其中较为突出是具有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同化力的先进文化论、和谐文化论、文化软实力论、文化强国论等。这部分主要论述了这些重大成果的内涵、意义,较为系统地展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创新的伟大成果,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 文化建设理论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G120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重点、特色和方法13-14
-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14-17
- (一)国际背景14-15
- (二)国内背景15-17
-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历程17-28
- (一)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先进文化建设17-21
- (二)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高文化软实力21-25
- (三)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25-28
- 三、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及意义28-39
-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28-30
- (二)和谐文化论30-34
- (三)文化软实力论34-36
- (四)文化强国论36-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翔;杨义芹;;十六大以来党的文化发展战略述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杨利英;;我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经验[J];理论探索;2009年04期
3 李晓红;;十六大以来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4 孙成武;李艳;;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3期
5 薄明华;曾长秋;;十六大以来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进展[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1年
本文关键词: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5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