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非遗保护——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2-01-21 22:0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项目,也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开发和保护存在着过度商业化、部分非遗文化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它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要不断调试,特别是面对如何有效解决文化保护与文化开发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问题。然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以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开发和系统性保护提供法律支持。纵观乡村非遗开发和保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说都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或者忽略了知识产权保障有关,因此重新审视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我国新阶段乡村文化扶贫工作的各项举措。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 202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扶贫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冲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品质不高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后继乏人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1. 弥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规划分歧
2. 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式
3. 预防知识产权侵权,提高保护意识
4. 创造经济价值,改善文化环境
四、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思路
1. 梳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清单
2. 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 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扶植非遗传承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视域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康市文化扶贫为例[J]. 李强. 图书馆学刊. 2020(03)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文化扶贫中的活态传承[J]. 侯钫. 四川戏剧. 2020(03)
[3]保护与传承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镇文旅开发——以江苏省望亭镇为例[J]. 邬旭,张倩.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 杨济亮.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1)
本文编号:3601044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 2020,(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扶贫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的问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冲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品质不高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后继乏人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1. 弥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规划分歧
2. 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式
3. 预防知识产权侵权,提高保护意识
4. 创造经济价值,改善文化环境
四、文化扶贫视角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思路
1. 梳理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清单
2. 灵活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 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扶植非遗传承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视域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康市文化扶贫为例[J]. 李强. 图书馆学刊. 2020(03)
[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文化扶贫中的活态传承[J]. 侯钫. 四川戏剧. 2020(03)
[3]保护与传承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镇文旅开发——以江苏省望亭镇为例[J]. 邬旭,张倩.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以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 杨济亮.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1)
本文编号:3601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60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