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农业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农业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称“三孔”,是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其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居住的府第。曲阜“三孔”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笔者运用目前农业文化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的相关理论和成果,综合使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文物考古法,加之实地考察调研,对曲阜“三孔”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因素进行考察,发现曲阜“三孔”具有深厚的农业文化内涵:首先,曲阜“三孔”反映了典型的农业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曲阜孔氏地主庄园经济与小农经济之间的联合,表现出传统中国地主-佃农式的生产组织形式;二是孔氏家族展现了农业民族“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三是孔府建筑布局中园宅合一的特色,体现出农业民族“自给自足”与“封闭厚重”的生活情趣与基调。其次,曲阜“三孔”展现了农业民族的社会治理模式。“家国同构”是传统农业社会极为典型的社会结构,而“宗法专制”则是治理传统农业社会最基本的方法。其中,基于血缘基础而形成的宗法制是家族治理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严格的“父权家长制”是宗法制赖以实现的基础,仿照宗法制的治理方法,在国家层面上则基于家和国之间结构的共通性产生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权对曲阜孔氏的优礼推崇客观上展现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和“宗法专制”的治理方式。“家国同构”和“宗法专制”共同构成了农业民族的社会治理模式。再次,曲阜“三孔”体现了农业民族的民族风俗礼仪。基于“三孔”建筑的不同功能,即孔庙的祭祀功能、孔林的丧葬功能和孔府的居住功能,分别体现了传统农业文化中所包含的祭祀礼俗、丧葬风俗与生活礼仪。具体而言,孔庙体现出农业民族崇古敬贤的祭祀礼俗;孔林体现出了农业民族聚族而葬的丧葬礼仪风俗;孔府则体现出农业民族重视尊卑秩序的生活风尚。最后,曲阜“三孔”彰显了农业民族的民族社会心态。其一,在民族性格方面,孔府的“聚族而居”和孔林的“聚族而葬”集中反映了我国农业民族“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其二,在民族心理方面,“三孔”以其建筑、装饰及树木文化充分反映出农业民族避凶就吉的民族心理;其三,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层次上,曲阜“三孔”在建筑布局、审美特征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关键词】:孔庙孔林孔府 农业文化 生产生活方式 社会治理模式 民族风俗礼仪 农业社会心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4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目的11-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相关问题与概念的说明界定13-15
- 1.2.1 文化13-14
- 1.2.2 农业文化14-15
- 1.3 相关研究综述15-20
- 1.3.1 关于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15-17
- 1.3.2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建筑艺术的研究成果17-18
- 1.3.3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儒家文化内涵研究成果18-19
- 1.3.4 关于农业文化的研究成果19-20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0-22
- 1.4.1 研究思路20-22
- 1.4.2 研究方法22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2-24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22-23
- 1.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23-24
- 第二章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及特点24-35
- 2.1 曲阜“三孔”的历史与现状24-31
- 2.1.1 孔庙25-29
- 2.1.2 孔林29-30
- 2.1.3 孔府30-31
- 2.2 曲阜“三孔”建筑的特点31-35
- 2.2.1 孔庙建筑特点31-32
- 2.2.2 孔林建筑特点32-33
- 2.2.3 孔府建筑特点33-35
- 第三章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35-43
- 3.1 孔氏地主庄园的农业生产形式35-38
- 3.1.1 孔氏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36-38
- 3.1.2 孔氏地主庄园经济的管理形式38
- 3.2 耕读传家的农业生活方式38-41
- 3.2.1 耕读传家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39
- 3.2.2 诗礼传家与孔氏家族的家学传统39-41
- 3.3 园宅合一的农耕情趣41-43
- 第四章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与农业社会治理模式43-52
- 4.1 孔氏家族的宗法治理43-47
- 4.1.1 衍圣公是孔氏的大宗43-45
- 4.1.2 孔府政权加族权的宗族治理模式45-46
- 4.1.3 孔氏宗法典范的推广46-47
- 4.2 曲阜“三孔”的宗法制度表现47-49
- 4.2.1 孔庙祭祀制度的宗法性质47-48
- 4.2.2 孔林氏族墓地的宗法性质48
- 4.2.3 孔府建筑布局的宗法性质48-49
- 4.3 宗法-专制与家国同构——社会治理模式的方法与结构49-52
- 4.3.1 治理方法:宗法-专制49-50
- 4.3.2 社会结构:家国同构50-52
- 第五章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与农业民族风俗礼仪52-59
- 5.1 孔庙与农业民族祭祀礼俗52-55
- 5.1.1 农业民族的崇古思想与圣贤崇拜52-53
- 5.1.2 孔庙奉祀与农业民族的圣贤崇拜53-54
- 5.1.3 孔庙祀典与传统农事祭祀54-55
- 5.2 孔林与农业民族丧葬风俗55-56
- 5.2.1 农业民族的聚族而葬55-56
- 5.2.2 孔林墓葬的聚族而葬56
- 5.3 孔府与农业民族生活礼仪56-59
- 5.3.1 农业民族的礼仪特点56-57
- 5.3.2 孔府农业生活礼仪57-59
- 第六章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与农业民族社会心态59-69
- 6.1“三孔”与安土重迁的农业民族性格60-62
- 6.1.1 农业民族与安土重迁的内在逻辑60-61
- 6.1.2“三孔”对安土重迁性格的诠释61-62
- 6.2“三孔”与避凶就吉的农业民族心理62-65
- 6.2.1 孔府建筑与生存安全的追求62-63
- 6.2.2 孔庙装饰与生活吉祥的期许63-64
- 6.2.3 孔林树木与镇墓辟邪的愿望64-65
- 6.3“三孔”与天人合一的农业哲学理念65-69
- 6.3.1 农业生产生活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65-67
- 6.3.2“三孔”建筑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展示67-69
-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75-78
- 致谢78-79
- 作者简介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姝;;从文献史料中探寻迎春(立春)民俗及风俗礼仪[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01期
2 蔡婷;;从筷子的使用解读中国的风俗礼仪文化[J];大众文艺;2010年22期
3 宿旋;;浅谈英国人的风俗习惯[J];世纪桥;2014年01期
4 彭越;传统反思与自我奠立[J];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5 阿彬;;苏丹风俗一瞥[J];世界;2005年05期
6 杨景震;中国传统重要节日风俗简论[J];人文杂志;1987年01期
7 谢京生;;论西方哲学文化观的沿革[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8 谢亚芳;;略论中西文化之差异[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丁燕;;睡眠沉陷在西北大地[J];诗刊;2003年04期
10 沪生;;身在异国他邦[J];走向世界;2000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 北师大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 许嘉璐;传统道德与当今世界[N];北京日报;2014年
2 芮立平;澳门的风俗礼仪[N];西藏日报;2001年
3 宋明昌;中国出版传承发扬中华文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4 傅堪;人文环保迫在眉睫[N];中国艺术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超;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农业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的农业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