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中国知识”话语的地方性对翻译方式转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06 06:04
   该文从译者的隐身出发,探讨了译者在翻译活动阶段的显性表现及其自我建构机制,旨在强化译者"非隐形"的自我建构意识。通过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身份认同来塑造译者的文化身份,从以民族性作为植根点的文化中介者的译者文化身份作为切入点,在保持"中国知识"话语的地方性的同时,充分尊重他国文化传统,反对文化霸权,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在地方性的中国特色话语对翻译方式转变的影响下,使中国文化在文化碰撞中不会出现"失语症",在公平交流中保持弱势文化的话语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译者隐身的缘由
    1.1 个人主义著作观
    1.2 强势文化的自满情绪与政治暴力
2 无处不在的译者显形
    2.1 源语作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2.2 源语和译入语社会文化的差异
    2.3 译者理解的能动性
3 译者主体性对译者的身份认同
4 中国文化认同
    4.1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阻碍
    4.2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
5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路径
    5.1 中国特色话语
    5.2 推动“中国知识”的世界表达与阐释
6 中国文化能走出去的缘由
    6.1“中国知识”的“地方性”价值向“普遍化”价值的提升
    6.2“地方性知识”对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7 结束语



本文编号:4023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23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