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类非遗的文化开发及其保护研究——以湖北郧西七夕民俗为例
发布时间:2025-01-19 12:17
民俗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节庆类民俗作为社会民俗的一种,在维系民族情感时更能发挥出其它类民俗所不及的力量。七夕民俗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湖北省郧西县至今仍较完整地存续着相关民俗。郧西政府从民俗与文化、传承、旅游等方面采取了保护措施,有借鉴意义。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有其特殊性。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民俗,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能看到不同地区的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和开发。在遵循真实性、参与性、可持续性三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三建议,从物质载体、传承主体、文化旅游三方面进行开发和保护。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郧西七夕的源流
(一)郧西七夕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1. 郧西七夕所依托的自然山水
(1)名山———娘娘山
(2)名水———汉江及天河
(3)自然景观
2. 郧西七夕得以传承的地理区位
3. 郧西七夕的分布区域
(二)郧西七夕的概况
1. 历史渊源
2. 节庆习俗
3. 主要特征
4. 重要价值
二、郧西七夕的发展与传承
(一)发展与传承现状
1. 存续状况
2.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成效
(二)传承的方式
1. 郧西七夕传承人的保护
2. 郧西七夕的民众传承
三、郧西七夕的文化开发
(一)郧西七夕的文化内涵
(二)郧西七夕文化节
(三)郧西七夕与旅游
1. 郧西七夕被开发的优势
(1)拥有与七夕文化相对应的山水风光
(2)较好地存续着七夕节相关的民俗
(3)地处十堰———西安的黄金旅游线上
2. 郧西七夕被开发的劣势
(1)山水景观较分散
(2)民俗类活动难以体验
3. 郧西旅游开发的机遇
4. 郧西七夕被开发的潜在风险
(四)郧西七夕的开发建议
1. 对郧西七夕文化资源重新整合,合理布局
2. 双向互动,增加体验性活动
3. 推进七夕文化衍生制品和文创品牌建设
四、民俗类非遗的保护策略
(一)民俗类非遗与当代生活
(二)民俗类非遗的开发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2. 参与性原则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民俗类非遗的开发建议
1. 在物质载体层面,对与民俗相关的文物、景观等进行整理和修复。
2. 在传承主体层面,对传承人进行补贴,对民众进行引导。
3. 在文化旅游层面,将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
五、结语
本文编号:402896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郧西七夕的源流
(一)郧西七夕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1. 郧西七夕所依托的自然山水
(1)名山———娘娘山
(2)名水———汉江及天河
(3)自然景观
2. 郧西七夕得以传承的地理区位
3. 郧西七夕的分布区域
(二)郧西七夕的概况
1. 历史渊源
2. 节庆习俗
3. 主要特征
4. 重要价值
二、郧西七夕的发展与传承
(一)发展与传承现状
1. 存续状况
2.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成效
(二)传承的方式
1. 郧西七夕传承人的保护
2. 郧西七夕的民众传承
三、郧西七夕的文化开发
(一)郧西七夕的文化内涵
(二)郧西七夕文化节
(三)郧西七夕与旅游
1. 郧西七夕被开发的优势
(1)拥有与七夕文化相对应的山水风光
(2)较好地存续着七夕节相关的民俗
(3)地处十堰———西安的黄金旅游线上
2. 郧西七夕被开发的劣势
(1)山水景观较分散
(2)民俗类活动难以体验
3. 郧西旅游开发的机遇
4. 郧西七夕被开发的潜在风险
(四)郧西七夕的开发建议
1. 对郧西七夕文化资源重新整合,合理布局
2. 双向互动,增加体验性活动
3. 推进七夕文化衍生制品和文创品牌建设
四、民俗类非遗的保护策略
(一)民俗类非遗与当代生活
(二)民俗类非遗的开发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2. 参与性原则
3.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民俗类非遗的开发建议
1. 在物质载体层面,对与民俗相关的文物、景观等进行整理和修复。
2. 在传承主体层面,对传承人进行补贴,对民众进行引导。
3. 在文化旅游层面,将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
五、结语
本文编号:4028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2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