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本真性
发布时间:2017-06-01 01:06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本真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学理上很难厘清,然而非遗运动蓬勃发展,为之困惑的只有学者。非遗保护的本真性原则的最初诞生是学者坐在书斋中思索的产物,学者认定具有本真性的民谣被证明是伪民俗。然而这并不影响这些民谣大受欢迎并且在构建民族认同中起到重要作用。非遗领域本真性的概念与存在主义的重要概念本真性并不相同,哲学领域的近似概念是本质主义,然而本质主义是伪概念。想要理解真正的现实,必须要放弃脑中对真实的想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性 理念论 本质主义 社会事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与学术史回顾8-11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剖析11-18
- 第一节 相关文件定义与分析11-13
- 第二节 中国非遗项目事例分析13-16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操作性16-18
- 第二章 想象的本真性18-29
- 第一节 本真性的概念18-20
- 第二节 本真性在民俗学领域的历史用法20-23
- 第三节 关于本真性的真相23-26
- 第四节 本真性的转折与消解26-29
- 第三章 理念论、唯实论29-34
- 第一节 本真性概念的前身们29-31
- 第二节 本质主义的消解31-34
- 第四章 本真性的事实层次34-43
- 第一节 作为观念事实的本真性34-36
- 第二节 作为商业噱头的本真性36-41
- 第三节 非停止不能抵达的真实性41-43
- 结语43-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附件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乌丙安;吴效群;;机遇还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2 田兆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文化与民俗学学科的命运[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张礼敏;;自洽衍变:“非遗”理性商业化的必然性分析——以传统手工艺为例[J];民俗研究;2014年02期
4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5 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本真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1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