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本质主义民族文化观与当代中国后殖民批评

发布时间:2017-07-01 19:17

  本文关键词:本质主义民族文化观与当代中国后殖民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激进的批评形态,后殖民批评在"旅行"到中国的过程中,由于批评语境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价值取向和西方的后殖民批评产生了分歧。中国后殖民批评的代表性命题之一——"中华性"——集中体现了一种将中国文化传统本质主义化的文化观,导致了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的对立,否定了中国的启蒙运动和现代化追求的社会价值与历史意义。"中华性"的提倡和早期东方主义者对亚洲和中国的概念化、模式化的本质主义思维如出一辙,是一种新历史条件下的"自我东方化"。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 中华性 本质主义 民族主义 本土主义 东方主义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度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新移民小说研究”(批准号:ZGW14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12
【正文快照】: 后殖民批评是过去几十年来国际文化和学术批评舞台上的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形态之一。后殖民批评受到后结构主义的很大影响,旗帜鲜明地反对上世纪中期在英美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新批评学派,注重考察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政治、经济的影响和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转换和再现问题。后殖民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士林;文化结构与社会发展[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本质主义民族文化观与当代中国后殖民批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507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