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发布时间:2016-09-07 14:22

  本文关键词: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发表 > 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发布日期: 2012-05-11 发布:  

  2010年第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0年第2期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文化也相互交融,一些弱势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强势文化的侵蚀。并且它们在侵蚀时,不是以一种强硬的而是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渗透。就拿节日来说,传统节日是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形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许多传统节日。然而,今天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不喜欢我们自己的节日。从多方面考虑,我们可以探寻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原因。
中国论文网
  
  关键字:传统节日;文化渗透;西方文化
  
  一、 传统节日介绍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体系和自然经济中,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节(纪念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 、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当然,西方社会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它们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西方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笔者主要以圣诞节、情人节为例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
  
  二、文化渗透的表现
  
  圣诞节源于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Jesus Christ)的诞生,公认的日期是每年的12月25日。圣诞节从最初的宗教性节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性节日。
  (一)圣诞树
  圣诞树可以说是圣诞节最重要的点缀物。圣诞树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青树(如杉、柏等),或用松柏树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诞树。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纸片、棉花制成的雪花和五颜六色的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品。树顶上还装有一颗大星,代表耶稣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树上的彩灯或蜡烛则象征着耶稣是世界的光明。在圣诞之前的几天,在中国的不少地方尤其是大城市,也可以看到装扮各异的圣诞树。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圣诞树的象征意义,只是为了赶时髦、凑热闹。但就在这种“凑热闹”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认同了西方的这种节日文化。
  (二)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圣人与神灵的结合体,亦是仁爱与慷慨的代名词。人们普遍认为,圣诞老人是一个留着银白胡须、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领子的大红袍,腰间扎着一条宽布带。传说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驾着八只驯鹿拉着满载礼品的雪橇,从北方雪国来到各家各户,从烟囱下来,经过壁炉到房间内,把糖果、玩具等礼品装进孩子们吊在壁炉和床头上的袜子里。圣诞老人的形象深受孩子们和年轻人的喜爱。在中国的民间故事里不乏和蔼可亲的人物形象,却没有一个像圣诞老人如此流行。尽管圣诞老人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但是人们认同并以实际的方式接纳他。在西方社会中,虽然圣诞老人很可能由自己的亲人所扮演,但不少孩子甚至青年人都希望自己能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可见,人们认同了这种节日文化符号。中国人对圣诞老人的接受是无形中接受异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的一种重要表征。
  (三)平安夜
  基督教徒们组织歌咏队在圣诞前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到各教徒家去唱圣诞颂歌,传报佳音。据说,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夜,从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颂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铃儿响叮当》《小伯利恒》《东方三贤士》等,内容当然大都与耶稣的诞生有关。按照习俗,庆祝圣诞节时,人们互赠圣诞贺卡和圣诞礼品。贺卡可以去商店买,也可以自制,重要的是写上祝词与自己的姓名。赠贺卡一般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以及与自己的亲密程度而定。同事、同学、朋友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均可互赠贺卡和礼品。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庆祝圣诞节的活动。这些习俗在当下中国的年轻人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另外,中国人按照“平安夜”这一叫法创造了一个小活动,即在平安夜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一个苹果,通过“苹”和“平”音节相同,以取“平安如意”之意。
  关于情人节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相传公元3世纪,古罗马战事不断。当时的暴君强迫年轻男人入伍,男士们为了逃避兵役,便以结婚为借口。暴君一怒之下,下令禁止结婚,甚至不准谈情说爱,以强迫青年男子加入军队。修士瓦伦丁对此深表同情,冒死为爱侣们秘密主持婚礼。后来事情泄露,瓦伦丁被捕处死。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奉他为情侣的守护神,并将他的殉难日(2月14日)定为情人节[1]。笔者对情人节文化对中国的渗透总结如下:
  (一)情人节比“七夕”节更受欢迎
  我们可以感受到,每年2月14号的情人节的气氛远比农历七月初七的节日气氛浓。“七夕”节被年轻人叫做“中国的情人节”。按照我国民间传说,七仙女是一个心灵手巧的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她和牛郎在鹊桥相会。七夕在古代又叫做“乞巧节”,妇女们在那天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如坐看牛郎织女星、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等。“给七夕‘穿靴戴帽’封为‘中国情人节’的最早建议是:在1993年,当时的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提出:‘何不搞一个中国的情人节?’1993年3月11日的《报刊文摘》,转摘了当年《时事报告》第2期所刊登的徐惟诚的报告,其中提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有许多被淡化了,没有过去那么热闹了,这似乎不太合算;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白居易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七月七日长生殿的誓词。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一天当作中国的情人节,省得小青年去过外国的情人节。”[2]由此可见,在外来节日文化渗透的压力下民间流传的“七夕”成为中国年轻人眼中的情人节。
  (二)对语言文化的渗透
  对于现在的情侣、夫妻而言,“爱”这个字的使用已经是再频繁不过了。然而,在中国古代,男女之间不会直接用“爱”来表达爱意,而是用“思”字。
  (三)对消费文化的渗透
  每到情人节时,人们喜欢赠送玫瑰、围巾、巧克力等物品,并且赋予其原本中国文化未赋予它们的特殊含义。比如,玫瑰已经成了表达爱意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互赠贴身的饰物,如女方会给男方自己的一小撮头发和发簪,而男方会给女方自己的祖传饰物等等。现代社会中,玫瑰、围巾、巧克力这些物品已经成为情人节必不可少的东西,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极其乐于生产这些产品并且极力推广。因此,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 原因探析
  
  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不是以一种强制性的方法,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国内的,而且人们很快就毫无防备、毫无抵触地认同并接受了它。这种现象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大量引进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发展一起进入中国。国门大开,学者们纷纷译介西方书籍。出国归来的华人、华侨把西方的生活习惯带入中国。中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过去的价值观并创造和适应新的价值观。长期以来坚守的“集体主义” “奉献精神”被解构,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过去的简单化、单一化变得复杂化、多元化。而西方国家也借势极力吹嘘、宣传他们的文化。而经济发展使中西文化的交流成为发展趋势,节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必然会成为西方文化冲击的首要目标。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更加剧了冲突的程度:西方节日文化,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中国则提倡“集体主义”,它尊重人但并非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体自由发展,而是强调集体第一,是一种以道德为旨趣的道德人权主义。[3]因此,在传统文化中,西方更注重个体、张扬个性,中国更多地强调以集体、大局为重。
  (二)传媒技术和教育的发展,使文化渗透更加方便
  现代文化以青年人特别是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宣传教育的对象。从教育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英语教育使英语国家的文化在中国相当普及。一般的青年人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于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却不清楚中国的七夕节、清明节有何来历;热衷于国外的圣诞晚会、玫瑰花和巧克力,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我们身边的媒体也将世界各地的节日活动加以报道和渲染,无形地影响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的节日文化观。
  (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有精力去感受西方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传统节日反倒受到冷落。除夕夜,年夜饭上的饺子早已失去鲜美滋味;原来全国人民期待的春节晚会,也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失去了往日的魅力。然而,国外的节日却日益受到吹捧,尤其是从小吃着麦当劳、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年轻一代,谈起西方节日来如数家珍,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则越来越陌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谈到中学生过情人节时说:‘大多数中学生是带着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个节日,而不是真的在谈恋爱。中学生的生活压力其实很大,他们也感到寂寞,任何一个节日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点缀和调剂品,也是他们异性交往的渠道和借口。’”[4]
  (四)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大肆渲染炒作
  精明的商人是不会错过西方节日在中国流行所带来的商机的。他们挖空心思去创造消费。当圣诞、情人节到来的时候,各大商场都摆放着有关这个节日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大肆渲染炒作。这无疑也对国民进行了洋节文化的宣传,增强了西方节日文化对中国人的吸引力。
  
  注释:
  [1] 参见陈科峰《西方节日的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2] 张海艳:《传统节日文化的大众传媒解读――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第18期。
  [3] 参见薛晓萍《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 赵美玲、赵以保:《对“洋节”热的思考》,《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第6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从西方传统节日看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1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11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