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一战期间东线俄国士兵和德奥士兵联欢现象探析——基于俄国档案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8-01-18 09:47

  本文关键词:一战期间东线俄国士兵和德奥士兵联欢现象探析——基于俄国档案的解读 出处:《世界历史》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联欢 政府对策 布尔什维克革命


【摘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敌对状态的俄国士兵与德国、奥匈帝国士兵之间曾频频发生大规模联欢现象,何以使然?首先,它起源于古老的基督教传统,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俄国士兵不能忍受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之苦难。其次,二月革命后,俄国军方和临时政府从自身立场出发,为遏制联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成效不大;而布尔什维克党及其领袖列宁深刻地洞察到前线士兵联欢这一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政治意义,以联欢为手段对军队进行革命教化,扩大了布尔什维克党在军队中的影响,为此后十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务件。
[Abstract]:During World War I, large-scale get-togethers occurred frequently between Russian soldiers in a hostile state and German and Austro-Hungarian soldiers. Why? First, it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Christian tradition, and the deeper reason was that the Russian soldiers could not bear the suffering of the imperialist war of World War I. secondly, after the revolution in February. The Russian military and the interim government took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curb the jubilation from their own standpoint, but little effect was achieved. The Bolshevik Party and its leader Lenin deeply understood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phenomenon of front-line soldiers having a party, and used the party as a means to educate the army in revolution. The Bolshevik party's influence in the army was expanded to create a legacy for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143
【正文快照】: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东线和西线曾出现了各交战国士兵之间联欢的(братание)现象,尤以东线为甚;特别是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士兵与德奥士兵之间的联欢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是士兵发自内心的对长期战争生活厌倦的诉求,也与当时形势下的俄国革命有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大华;郭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浙江学刊;2011年04期

2 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J];世界历史;2011年02期

3 解国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切尔诺夫土地社会化的延宕[J];俄罗斯学刊;2011年04期

4 弗里德曼;;美国帝王[J];全国新书目;2011年07期

5 苑爽;;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智力索赔”计划[J];世界历史;2011年03期

6 史平;;英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发展状况及其衰落[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齐风;;纳粹德国,让欧洲人民伤不起[J];文史博览;2011年08期

8 候涛;;两只猴子毁了希腊强国[J];公关世界;2010年02期

9 马明;;析一战期间英国伤残士兵救助问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唐方亮;;战时英瑞在成立斯堪的纳维亚同盟上的战略分歧(1940.1~1940.4)[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全备;;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一年英国与日美争夺中国斗争[A];中国现代史论丛(下)[C];1983年

2 张逵;;英语在美国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曲延明;;“战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还是生存方式[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孟庆龙;;炭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使用及其历史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5 汪小平;;战后台湾的法律地位与美国对台政策(1945~1949)[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6 张跃斌;;试论战前日本右翼与军国主义的内在关系[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7 左凤荣;;苏联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教训——为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而作[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乔凡诺里;顾卫民;;本笃十五任教宗时期罗马教廷与中国的外交关系[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9 戴德铮;;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启迪——兼对《共产主义实录》一书刍议[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青;鲜为人知的沉没巨轮[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潭江;五万华工死于欧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金一南;战争与和平:二战庆典中的思索[N];学习时报;2005年

4 祝志伟;美俄戏剧性换位的背后[N];解放军报;2006年

5 李广;铭记历史教训 永远保持警惕[N];营口日报;2005年

6 黄敏兰;再现一战士兵生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韩启明;“战争造就了美国”?[N];经济观察报;2006年

8 日本化学战罪行研究课题组;违反天理人道的日本化学战[N];人民日报;2005年

9 刘志青;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的宝贵财富[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林辉基;苏共与卡尔·穆尔之间的债务纠葛[N];南方周末;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九林;美国禁酒运动的历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闫忠林;近代以来阿拉伯民族的觉醒与“王政时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研究(1798—1958)[D];西北大学;2007年

4 王雁;“山东问题”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14-1922[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从阳;美国因素与魏玛共和国的兴衰[D];武汉大学;2006年

6 王赳;英国妇女社会政治同盟参政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于海峰;丘吉尔大战略思想研究:驾驭暴力与激情的战略/政治领导艺术[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高祥峪;富兰克林·D·罗斯福当政时期(1933-1945年)涉及环境的三个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俊言;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靓;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仇海萍;公共信息委员会与言论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佘玉梅;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的政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丛;欧战与五四前后社会主义的介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元刚;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会合;一战前后美日在远东的争夺与中国的国际地位[D];山西大学;2008年

9 阳娟;英国自由党衰落的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郑海艳;冲突与合作:一战期间英美关系解析(1914—1918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0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40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