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奥斯曼时期巴黎的郊区化与城郊整合

发布时间:2018-03-11 18:14

  本文选题:巴黎 切入点:奥斯曼 出处:《世界历史》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世纪60年代奥斯曼主政时期,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郊区化,将周边原属塞纳省的大量市镇并入,形成了一个包括市中心、新城区和近郊的复合体。为了对新并入的区域进行城市化和有效的城郊整合,奥斯曼对巴黎市中心以外的部分进行了道路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造道路与广场形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形态和景观。此外,他还对社会空间进行改造,在市政组织、城市文化、福利设施、集体记忆等方面推动新城区和近郊的发展。虽然这些举措没能在深层根源上预防城郊分化和郊区问题,并且常被指责,但是确实增强了巴黎城郊的整合程度,对后世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stract]:In 1860s the Osman era, Paris conducted a large-scale expansion of the city and suburb, a large number of surrounding town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province of Senna,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a new city, urban and suburban complex. In order to city and suburban integration effectively on the new area of Paris incorporated, outside the city center part Osman has paved roads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formation of city form and unique landscape of Pari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ad and square. In addition, he is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pace, in the municipal organization, city culture, welfare facilitie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o promote the new urban and suburban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se measures failed to prevent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suburban problems in deep roots, and are often criticized, but it actually improves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suburbs of Paris City,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5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群郎;美国近代郊区化及其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徐和平;美国郊区化的启示──郊区发展在我国城市化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刘建芳;郊区化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王玉平;;美国郊区化的物质文化解读[J];理论界;2010年08期

5 P·O·马勒;李海金;;七十年代美国人口、社会经济和就业的郊区化趋势[J];国外人文地理;1988年01期

6 李超民;郊区化机制与上海城乡空间经济一体化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欧阳萍;;论通勤生活方式与伦敦的郊区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旭;郊区化与美国购物城的兴起[J];史学月刊;2001年02期

9 ;书讯[J];世界历史;2005年06期

10 欧阳萍;;论18-19世纪伦敦的郊区化——兼评近代郊区的起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长海;华晨;;杭州市的住宅郊区化现象初步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林耿;;郊区化与商业文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宁越敏;谢守红;;城市化和郊区化:转型期中国大都市空间变化的双重引擎[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鞠立新;;郊区化的新态势与上海大都市的新发展[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张春花;李雪铭;张馨;;八十年代以来大连居住空间的扩散及郊区化初步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隋映辉;;中国城市化郊区化:战略、模式与对策[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7 李俊莉;王慧;曹明明;;西安市人口的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张丹妮;周之聪;;后郊区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中的地方政府角色探析——以南京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9 李永浮;党安荣;;北京城市工业扩散的郊区化与区域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悐泰明;;集中化、郊区化与成长管理 比较北京都gS@与台北都gS@人口密度}Pi薣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李霄峰;住宅郊区化势头日趋明显[N];北京日报;2002年

2 费珊;住宅郊区化正在悄然起变化[N];北京日报;2002年

3 常江;郊区化:难解的结[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4 单荣凯;住宅郊区化[N];证券日报;2004年

5 龚怡/文;“郊区化”离我们有多远?[N];财经时报;2004年

6 曹盛洁;郊区化扩张“大问题”[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赵文凯郊区化别走入误区[N];中国建设报;2003年

8 张东林;郊区化需要产业支撑[N];中国建设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杨丰源;变“被动郊区化”为“主动郊区化”[N];贵阳日报;2012年

10 余玮;住宅郊区化:绿色健康新追求(本周聚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菊;长春市郊区化进程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左建红;1940-1970年美国西部及北部地区的黑人郊区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俪娜;中美比较视角下的城市发展中的郊区化现象[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杨海华;广州郊区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成一川;大都市远郊郊区化现象与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时乐红;美国黑人郊区化及其对隔都区的影响(1970-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骏;城市住宅郊区化现象、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武林;战后美国郊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怡;1945年以后的美国郊区化:原因及其多样化[D];天津外国语学院;2008年

10 罗长海;杭州市的住宅郊区化现象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99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99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