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背景下苏联对宗教问题认识的转向

发布时间:2018-03-23 09:46

  本文选题:苏联 切入点:戈尔巴乔夫 出处:《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形成了以"民主化"和"公开性"为标志的"新思维"。但是在宗教领域,他及其所领导的苏联党和政府忽略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问题的理论思考,在对宗教本质问题缺乏认识的前提下,单纯地将宗教政策的调整当作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国家声誉以及谋求与西方建立共同价值基础的工具,最终导致宗教矛盾激化,宗教问题延烧到社会政治领域、民族关系领域,演变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重要推手之一。
[Abstract]:After Gorbachev came to power, he formed a "new thinking" marked by "democratization" and "openness." but in the religious field, he and his Soviet party and government ignored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religious issues under socialist conditions. On the premise of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religion, the adjustment of religious policy is regarded as a tool to create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promote the country's reputation and seek to establish a common value base with the West, which ultimately leads 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religious contradictions. Religious issues have spread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fields and ethnic relations, and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pushing down the Soviet edifice.
【作者单位】: 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境外宗教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09JZD0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512.5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绍章;;冷战时期苏联的石油与天然气:效能和限度——俄罗斯石油:军事战中的效能[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2 余科杰;“绿色政治”与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3期

3 刘军;全球化背景下的俄罗斯国家定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华;政治公开性:意义、缺陷与启迪——以戈尔巴乔夫执政为个案的深度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5 丁宏;从回族的文化认同看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6 雷丽平,傅树政;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教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5期

7 徐崇温;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8 李贽;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研究综述[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罗 捷;论泛伊斯兰主义在中亚发展的原因、危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奕阳;十九世纪欧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宗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魏宛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宗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李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7 吴向军;宗教与法的关系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强;冲突与适应:对当代农村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孟高峰;浅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翟媛媛;宗教学专业在中国国民教育中地位与作用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韦伟;论民族主义与苏联解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钱平广;车臣问题的宗教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6 刘海英;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政教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茜;新疆多种宗教并存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D];新疆大学;2007年

8 林园;哈维尔与捷克斯洛伐克剧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兴广;试论冷战时期美国在能源领域对苏联的遏制政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志丽;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建才;试论冷战结束的一个原因[J];历史教学;1999年01期

2 杨束芳;侯艾君;;戈尔巴乔夫20年前的破冰之旅[J];南风窗;2009年11期

3 于夫;;苏联解体从1985年开始[J];报刊荟萃;2006年10期

4 胡键;;苏联解体的“三部曲”[J];社会观察;2011年09期

5 佚名;;苏联元帅亚佐夫回忆8·19政变[J];报刊荟萃;2010年08期

6 赵冠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一面镜子:反酗酒运动[J];兰台世界;2010年19期

7 阿纳托利·车尔尼耶夫;阎世俊;;8·19事变亲历记(下)[J];北京工人;1994年02期

8 闻一;掌声与决议[J];领导文萃;1999年04期

9 高岚;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使苏联亡党亡国、经济崩溃[J];中华魂;2004年05期

10 于洪君;;三个人解散一个超级大国[J];决策与信息;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文莲;;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评析苏联解体[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徐艳玲;;苏东剧变的全球化原因探析[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何贻纶;;关于苏联剧变根本原因再探[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泽森;;根本原因在于无视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曜;;苏联剧变和解体缘自内部——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年后的思考[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亓成章;;苏联缘何解体?[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宏;;苏联剧变二十年再认识[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孟宪平;;前苏联社会中的非制度化行为论析[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孙永芬;;对苏联解体原因中高度集权政治因素的再认识[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秦龙;;论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历史教训[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树华;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姜长斌;值得研究的一本书[N];学习时报;2007年

3 德米特里·格奥尔吉耶维奇·诺维科夫 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书记 冯育民 译;苏联崩溃的原因:俄罗斯国内争论的若干结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肖枫;如何看待苏共变质?(下)[N];学习时报;2011年

5 赵俊霞;戈尔巴乔夫改革必然失败?[N];山西党校报;2009年

6 ;戈尔巴乔夫改变了社会主义的概念[N];组织人事报;2011年

7 蒋锐;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N];组织人事报;2011年

8 (俄)尼·伊·雷日科夫 徐昌翰等/译;《大国悲剧》——乱自何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作者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陈晋;普京是怎样对待苏联历史的[N];北京日报;2007年

10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李兴耕;对普京的“苏联情结”要作客观分析[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冯佩成;苏联干部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永胜;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爱茹;苏联二十年代的党内斗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慧爽;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秦亚男;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安晓波;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文化软实力建设失误及其后果探析[D];辽宁大学;2010年

4 杨小梅;赫鲁晓夫的下台与美国的评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安小婉;中苏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的比较与思考[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连文;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美国对苏联软权力战略探析[D];外交学院;2009年

7 何萍;“政治参与爆炸”与苏联剧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向阳;前苏联“特权阶层”探究[D];华侨大学;2008年

9 陈众;苏联二十—三十年代的史学期刊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欣红;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5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