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互动的历史隐喻:菲律宾南吕宋岛的凯萨赛圣母
本文选题:族群互动 切入点:文化认同 出处:《开放时代》2012年12期
【摘要】:17世纪初,菲律宾吕宋岛南端,现今描东岸省的达社小镇渔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海中捞获一尊木刻雕像。西班牙堂区神父初见神像的当下就认定,这尊雕像是西班牙船只上的天主教圣者,为了平息风暴而被掷入海中。但华人迄今却一直将其视为"妈祖"。南吕宋几个华人聚集的"社",于1975年建立天后宫,在供奉复制雕像以前,每年都向教堂借出神像轮流奉祀,有关神明的灵验事迹至今仍广泛流传。本文将指出,这类信仰似乎呈现出族群或文化融合的表象,然而从历史与社会情境而言,这尊菲律宾天主教徒称之为凯萨赛圣母,或华人眼中的"妈祖",实际上是不同族群透过对立诠释而操弄的符号。杂糅的外在仪式表现,反映当地华人在不同的历史场域,与近代文化认同危机中,藉由神明创生神话及仪式庆典,建构我群的认同,而神明传说的不同文本则反映了当地族群互动的历史隐喻。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7th century, fishermen in the small town of Das in the southern tip of Luzon Island, the Philippines, in what is now the province of East Coast, picked up a wooden statue from the sea by chance. The priest of Spain's parish recognized the statue when he first saw it. The statue, a Catholic saint on a Spanish ship, was thrown into the sea in an effort to quell the storm. But the Chinese have so far regarded it as "Ma Zu." the congregation of several Chinese in Southern Luzon established the Tien Hau Palace in 1975. Before the statue was sacrificed and copied, the gods were loaned to the church in turn every year, and the spiritual deeds of the gods are still widely spread. This article will point out that such beliefs seem to show signs of ethnic or cultural amalgamation. However, in terms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this Filipino Catholic calls it the Lady of Caesar, or "Ma Zu"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In fact, it is an external ritual manifest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manipulating through opposing interpretations. It reflects that the local Chines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fields and in the crisis of modern cultural identity construct the identity of our group by the mythology and ritual celebration created by the gods, while the different texts of the gods' legends reflect the historical metaphors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ocal ethnic groups.
【作者单位】: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树冈;东南亚华人的人类学研究:以区域及主题为分析焦点[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3期
2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蜀津;;“国家史”的编纂与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建构 论“十七年电影”中的民国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许梅;菲律宾华人参政的历史演变与发展[J];八桂侨刊;2001年04期
3 郭立珍;鸦片战争前中国海外贸易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J];八桂侨刊;2005年02期
4 丁华东;;社会记忆建构:档案文献编纂社会功能的新阐释[J];北京档案;2008年04期
5 刘岩;;《北方的河》与元中国寓言[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6 张世均;菲律宾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梁音;;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海玲;莫琪;;浅析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9 唐魁玉;唐安琪;;工业遗产的社会记忆价值与生活史意义[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丁华东;;档案记忆观的兴起及其理论影响[J];档案管理;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定贵;;从“言旨话”观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3 曾少聪;;东南亚华人族群的分类研究——以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为例[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4 张定贵;;原生态的“言旨话”与屯堡人的历史记忆[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果海英;西法东来的样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9 任健强;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运瑞;明朝中后期福建海外移民原因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进敏;菲律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郭磊;社会记忆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昊莹;2006至2010年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5 康,
本文编号:1671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7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