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本文关键词: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7卷第5期 2005年10月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01.7 No.5
Oct.2005
中图分类号:B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50(2005)05—0
064-09
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姚登权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湖南长沙410081)
?—●一+-+-+一+-—+一+一+一—卜—+—-+一+一+一—+一十-+。+一+-‘●一十“十’+。+。+。—}叶-—’卜。十。‘’卜。—’卜。+。—●一1。卜。—f一’t“”’卜”1p“。。卜。‘t1’。’’。
摘 要:19世纪末,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都囊括在西方经济秩序、政治模式和文化系统之中,这个“泛 西方化”潮流把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休戚与共酌整体,使人类历史成为统一的世界历史。这个“泛西方化”时 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文化也对西方文化扩张有不同的反映。因此,我们除了历史的眼光 外,还必须具有这种洲际的文化展望,才能把中国文化在现代转型中的阻滞力看清楚。 关键词: 西方文化;文化扩张;“泛西方化”
.+-.h+-+-+一—●一+一+一—卜+一--t-一—+一+-+“+-+*+一+一+一+一—卜一—卜一—卜一—卜一—+—一?—卜*—卜一—卜—卜一—?卜-—卜—卜--I--+--+-一-+--——卜??—?卜一—卜一+?
资本植根于以科学技术为典型的西方文化之中,科学技术本身就是资本生产的知识要素, 因此资本扩张必然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推动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政治、道德、文化的 世界殖民。这个“泛西方化”潮流使人类历史第一次超出了国别和区域范围,成为统一的世界 历史。面对西方文化的扩张,各个国家由于文化基线不同,反应也不一样。我们除了历史的眼 光外,还必须具有这种洲际的文化展望,才能把中国文化在现代转型中的阻滞力看清楚。
一、西方文化扩张与“泛西方化”时代
宗教时代是一个文化分裂的时代,几大文明体系由于奉守迥异的宗教——伦理价值系统 而处于彼此封闭的自我完善和独立发展的过程之中。在漫长的宗教时代,异源文化之间的暴 力冲突、和平交往以及相互借鉴都是偶发性的,它们仅限于极其狭小的空间范围和时间阶段; 更常见的是彼此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与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相同,宗教时代将诸大文明临 时联为一体的主要契机仍然是突兀而至的游牧民族的入侵浪潮。这种暴风骤雨式的入侵浪潮 来去匆匆,它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多米诺骨牌运动”虽然在一段时间里把旧大陆 的各文明体系联结为一个彼此相关的整体,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各文明体系相互独立和分 散的状况。因此随着这种突发性入侵浪潮的迅速低落,各大文明很快又回到封闭发展的传统 状态。 与此不同,15、16世纪发轫于欧洲的工业时代,开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如果 说过去是由各文明中心在不约而同的情况下自发发生的,它们表现了一种共时性的发生过程,
收稿日期:2005-07-02
作者简介:姚登权(1957一),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编辑,哲学博士。
万 方数据
66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那么工业时代则是一个由西方向非西方地区传播的时代,它表现为一个历时性的发生过程。 对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来说,工业时代是在西方列强的经济优势和坚船利炮的威逼下来临 的。工业时代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历时性扩散和传播的过程,它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把 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原始积累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生并不完全依 赖于自发市场和自由贸易,相反,对殖民地的征服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它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通过对市场垄断加速了 资本的积累,依靠直接掠夺获得了大量财富,这些财富在宗主国转化为资本。因此,马克思这 样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 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①通过殖民统治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必然是不平等的,马克思把这种不平等的体系看作是城乡对立运动的国际形式,他认为,资 产阶级“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使农民 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恩格斯则对19世纪末的世界体系作 了这样的描述:“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 星都围着它运转”。@这样,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就发展 成了世界范围内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的矛盾。 工业时代是西方基督教社会内部进行一系列经济和文化变革的结果。在15、16世纪,当 伊斯兰教文明、佛教——印度教文明和儒家文明陶醉在传统的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听凭历 史惯性的牵引时,在西欧却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历史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 前两场运动属于宗教——伦理价值系统方面的变革,对传统的基督教价值系统进行了实质性 的改造;地理大发现则揭开了日后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活动的序幕,成为刺激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的重要触媒。17世纪,出现了填补因基督教衰退而留下空白的三种“新宗教”,即 科学崇拜、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经济方面,由于地理大发现刺激起来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 动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从而导致了近代意义上的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在西欧内部,由所 谓“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所推动的纺织工业迅速崛起,与海外殖民活动共同构成了促进资本原 始积累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在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科学”和“理性”精神的感召下,西欧各国纷 纷进行了政治体制变革,完成了从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过渡。与此同时,在文化价值和政治 体制变革的双重刺激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运动——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爆发,继而 席卷整个西欧世界。 18世纪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空前意义的巨大变革,它极大地 改变了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正如18世纪的启蒙运动标志着西方近代文化的正式诞生 一样,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但工业革命并非是突然发生的,它是封 建农业经济在迅速发展的航海业和商业的刺激下向以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的必然 结果,同时也是近代西欧社会数百年来一系列重大思想、政治变革的必然结果。这些思想、政 治变革把许多新内容注入到传统的基督教价值系统中,从而使西欧社会完成了一场近代意义
上的宗教——伦理价值系统变革,正是这场独一无二的变革,使得西方基督教社会从一个相对
贫穷落后和黑暗愚昧的文明体系迅速转变为一个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经济和军 事实力等方面独领时代风骚的文明体系,取得了对其他各文明体系的绝对优势。 万 方数据
2005年第5期
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67
工业时代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人类所创造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然而,同样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是:工业 时代的大多数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都是以近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为其源头和范 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科学理性、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权观念,等等。即使在中国和其他 东方国家得以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同样脱胎于近代西方社会中的共产主义学说。 17世纪出现的科学崇拜、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三种新“宗教”或新思潮,不仅对西方而 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科学技术的崇拜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被动地位, 在物质形态上导致了工业革命;在精神形态上使人类树立起理性至上的旗帜。国家主义的发 展经历了一个从专制政体向民主政治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为世界各国政治体制的变革提供 了范例。共产主义则极大地改变了非西方世界的历史面貌,这种原本是资本主义制度掘墓者 的社会模式却在东方结出硕果,尤其对俄国、中国的现代历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工业时代可以说就是“泛西方化”时代。如果说宗教改革只是西欧内部的一场文化运动, 那么地理大发现则显示了西方文明对于非西方世界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随着殖民活动和西 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明朗,到了19世纪末,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都囊括在西方经济秩 序、政治模式和文化系统之中。这个不可抗拒的“泛西方化”潮流一方面把整个世界联结为一 个休戚与共的整体,使人类历史第一次超出了国别和区域范围,成为统一的世界历史;另一方 面也使得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在强制工业化和殖民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外扩张从根本上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家之间 的隔绝状态,使彼此分散、孤立的世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 由于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孕育地,近代西方文化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伴生物,所以在工 业世界征服和同化农耕世界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种“泛西方化”的趋势。工业世 界扩张型的经济体系在对农耕世界封闭型的经济体系进行冲击时,其作用力不仅仅限于经济 层面,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农耕世界的价值系统和文化模式。西方列强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 进行殖民化改造的过程中,一方面或多或少地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 面也使后者在无形中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对非西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看,非西方世界在向 西方文明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放弃了传统的农本经济而融人工业化的世界大潮,从而使人类社 会在由近代西方文明所开创的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密切地联系起来,并最终实现了历史向 世界历史的转化。从消极的方面看,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使非西方世界共同面临着 民族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在更深层面上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关于 这种潜在的矛盾,一位西方的历史学家比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更敏锐地感受到了:“采纳世俗的 西方文明恰好是陷入了始料未及的20世纪西方精神危机。西方真诚地对世界开了一个无意 的玩笑。西方在向世界兜售它的文明时,买卖双方都相信它是货真价实的,结果却不然。由于 这一不幸,20世纪的精神危机使西方化的多数人类比少数西方人更为苦恼,这种苦恼可能导 致苦难。”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泛西方化”潮流开 始由暴力扩张转变为和平渗透,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也从被迫接受西方文化转为自觉地和有选 择地从西方文化中撷取于己有用的东西。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隶属关系解体了,东西方之 间开始以一种至少在表面上平等的方式进行对话和交往。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噩梦的西方国 万 方数据
68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家面对着那些“不自由,毋宁死”的觉醒民族,发现与其继续进行暴力掠夺,不如利用经济规律 来盘剥既安全、又文明,于是他们就以经济秩序代替暴力原则作为统治世界的新手段。而那些 刚刚获得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虽然在政治上摆脱了西方宗主国的控制,但在经济上却仍然与 后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在精神上始终驱散不掉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向往。因此,从某 种意义上来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整个“冷战”时期,可以看作是西方文明以 其经济优势和自身的意识形态矛盾来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时期。在非西方世界中,这一时期 的特点则主要表现为:既要摆脱西方的政治控制,又无法驱散它的经济诱惑和文化影响。 在近代历史中,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是以两种相互对立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是资 本主义的实现形式,它是通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海洋跳板”来传播的,其结果在一些 非西方国家(如印度和某些伊斯兰教国家)中衍生出一种畸形的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另一种则 是资本主义的批判形式,它是通过俄罗斯和欧亚大陆桥而向东扩散的,其结果促使另一些非西 方国家(如中国、朝鲜、越南等)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两种迥然而 异的形式使整个人类社会在20世纪都卷入到一种源于西方文化内部矛盾的意识形态对立和 政治制度对立之中,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然而,这两种形式尽管在表面上 格格不入,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文化根源,即它们都发源于近代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实现 与资本主义的批判本来是西方文化内部固有的一对基本矛盾——世俗英雄主义与宗教殉道意 识在近代的特殊表现形式,但是在“泛西方化”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内部的这一对基本矛盾却通 过“海洋途径”和“大陆途径”,以一种地域扩大化的形式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垒。近代西方文 化以它的右翼覆盖了一半世界,又以它的左翼覆盖了另一半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说,整个非西 方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近代化历程都是在西方文
化的浓重阴影之下度过的。
随着西方文化自身固有的弊病和危机在后工业化时代的暴露,非西方世界的人们陷入了 双重的苦恼之中:一方面他们一厢情愿地想跻身于西方文化大家庭的良好愿望是以放弃自己 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充当附庸成员等屈辱条件为代价的,在西方化过程中便陷人一种“灵 魂分裂”的可悲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又遭受着“全盘西化”的种种并发症——盲目的经济发展、 不顾国情的制度移植、脱离现实的后现代意识等等的无情折磨,由于“先天不足”和西方主子的 干预而走上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西方文化,另一只脚却跟不上来, 于是就陷入一种自我撕裂的痛苦之中,不仅须忍受西方化的苦恼,而且还须忍受西方化不足和 不可能彻底西方化的苦恼。盲目西化和先天不足所导致的双重苦恼成为20世纪末非西方世 界普遍感受的严重问题,并由此导致一种文化的反思。只是从这时候起,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 “泛西方化”浪潮才开始露出颓势,与此相对立的“非西方化”潮流应运而生,并显示出蓬勃发展 的势头。非西方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回归传统,试图从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开拓出一条适合自己 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二、不同文化基线对西方文化扩张的反应
19世纪中叶以来,工业成就的推动,使西方近代文化与世界不同文化发生碰撞,中国民族 文化不过是其中之一。面对西方文化的扩张,各民族文化基线不同,反应也不一样。要解了中 国文化的这种反应,有必要与别的几个文明体系对西方文化扩张的反应进行对照。 我们对照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日本文化来了解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万 方数据
2005年第5期
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69
1.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世界长期受西方文化的支配,现代行政制度、军队以及权利观念,都从西方世界引 进。虽然,百年来伊斯兰人民处于民主和工业的革新之中,但却没有经过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 教改革,他们在异教和革新面前被动、退却。到了19世纪,原有的正统制度失效,他们不得不 对从前不肯进行改革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在一百年以内完成欧洲人四百多年完成的技术和 文化观念的革新。于是文化和制度上的混乱在所难免。 伊斯兰人民奉“圣律”为日常行为法则。但是,这种法则很难与西方激变的社会相适应,也 很难与20世纪世俗化的思想趋势相适应。伊斯兰固有的正统思想与西方现代思想不相容,导 致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矛盾,他们口头上既附和伊斯兰教义,又附和西方近代思想。这 使得伊斯兰人心挂两头,于是,他们设法开辟一条逃避矛盾的道路,于是世俗化的观念便应运 而生。1925年瑞查夏(Reza Shah)即位后便采取世俗化的政策,从物质建设、政治改革和移风 易俗等方面进行革新。改变了“圣律”的日常行为法则,可以说是圣不敌俗。 从“本位文化”出发同西方文化接触、又从“圣化”到世俗化的历程显然会发生矛盾:伊斯兰 民族想将西方现代化与传统文化调和;同时又想挣脱西方的统治,而且在现代化过程中伊斯兰 世界没有一种强力的推动要素。当然,并非伊斯兰世界没有现代化的思想家,而是他们没有出 现印度那样伟大的思想家综合传统和现代思想。 近代中国正是如此,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无法缝合新旧思想,在传统与现代上出现矛盾。
2.印度
印度接受西方近代文化比伊斯兰世界容易,在印度和西方之间没有长期的冲突存在。印 度宗教没有主义式的定义,这使得印度人能够比较容易就西方文化的本向来考虑他们的利弊; 至少不会发生如西方观念和回教圣律之间的冲突。其次,西方文化与印度文化的接触比在亚 洲任何地区都要深入。19世纪,印度接受了西方近代的教育和文官制度,以及近代的法律、军 队、警察、经济、交通组织的建构。这些条件的建立便利了印度人学习西方的观念、思想、文化。 当然,印度的许多风俗习惯及神祗崇拜所包含的观念与西方的近代观念大不相同。但是,印度 知识分子调和于印度本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之间。如,印度青年知识分子从城市回到农村 的话,一般可以适应民间封级(Caste)的习俗与生活方式。而中国的新知识分子一旦到大都市 求学,便多不愿再回到乡村,他们很难调和传统文化(乡村)与现代化(大都市)之间的矛盾。 在统治印度期间,英国人不断把印度原来的统治者变成傀儡,或者用已经接受英国教育的 印度人进行管理。这些印度人因常与英国人接触,而且他们职位的升迁也须符合英国上司的 要求,所以他们极希望同化于西方的文化。他们是印度社会的中坚分子,并对别的印度人有强 烈的感染力。这样,印度本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有机融合,使印度的新文化呈现一种殊异的 色调。 在文化的内涵中,一方面印度有传统的神秘主义,以及神秘主义与社会习俗的结合;另一 方面,又有近代文化的现代化组织。之所以如此,一部分原因当然是英国长期统治所致;另一 部分原因是印度宗教传统的多元分立。而宗教传统的多元分立,又与印度社会的分裂互为函 数。印度社会是分成无数个自婚群体的,自蒙古JL(Mogul)及英国统治以来,这些群体和中央 政权的关系松疏。印度的教派经义中含有极多可以转换成现代化的文化资源。 中国则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稳定的结构,很难从内部产生突破,即使受到外来文化 的冲击,也能长久地抗拒质变。 万 方数据
70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3.日本
日本文化在幕府时代具有双重性格:它既有武士道的斯巴达精神;又沉湎于一个“飘浮不 定的世界观”中。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日本文化维持着勉强的平衡。于是,柏利(Commodore Porry)于1854年来临,触发了日本文化的激变,开始大规模的西化。 从明治维新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西化速度与成就, 在亚洲首屈一指。日本的这种成就足已证明亚洲民族可以借西化来赶上并反击西方势力。日 本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能够把新、旧文化因素巧妙结合,日本旧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很严 格的层级组织,这样的层级组织次序分明,而且各层之间有不同的行为模式。这种社会结构使 他们比较容易在军事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作深入地改革。至于政治制度,日本至少能够依照 西方的民主模型作表面的改造。 从6世纪开始的一千多年时间里,日本学习中国的文化和技术,使他们觉得本国文化有向 外国学习的必要。当日本文化分子论及本国历史的时候,常常强调外国文化的输入。他们不 会因所谓的尊严而拒绝向外国学习。这种心理条件促使日本顺利地接受西方的观念和技术。 中国刚好相反。中国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化最高,外方是蛮夷,四夷的文化不值得学习。这 便是为什么日本现代化容易、而中国现代化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有必要对比19世纪日本和中国在社会构造、思想观念等等方面的不同:19世纪日本 留学生的知识受到重视,他们在社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则否。日本有封建制度下的 多样性;中国则否。封建制度下的日本,国土被分割,各地呈现出多样性;中国尽管国土比日本 大,但缺乏那种多样性。日本社会是属于目标定向型社会(Goal Orientation);中国社会是地 位定向型社会(Status Orientation)。地位定向型是以官职的大小或身份的高低作为社会地位 的衡准;目标定向型是以成就的大小为衡准。依据目标定向型而努力的人,能在自己所属的社 会里干出优异的事业,而不必投身政界。岩崎弥太郎生于武士家庭,但是立志做实业家;涩泽 荣一作过明治初期新政府的官吏,但他后来离职从事实业,成为日本早期经济界伟大的领导人 物。然而,反观中国的盛宣怀,他在清末建立了近代工业基础。但是,他宁可不作实业家而要 保留官位。因为,在传统中国,官比商有地位。日本比中国有企业精神。 可见,中国现代化中所遭遇的挫折和阻滞,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质文化接触时不可避 免地发生碰撞的结果。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是如此,对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以及日本文化也 是如此。不同文化基线对西方文化的挑战会有不同的反应,也会产生殊异的结果。我们除了 历史的眼光外,还必须具有这种洲际的文化展望,才能把中国文化在现代的阻滞力看清楚。
三、西方文化对我国现代思想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是以鸦片战争为原点拉开帷幕的,在中国内部亦开展了一场从不 自觉到自觉地向西方学习、输入西学的运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从此开始的。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发端于19世纪初。但是大规模的、有目的地输入西方文化,应以1895 年甲午战争失败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852年到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这一时期输入的西学主要是现代科学 技术,即西方文化的物质层面,同时兼及宗教、史事、法政等内容。通过官方和民间(包括教会 组织)两条渠道,采取翻译西书,请人讲学、留学等形式引进西方文化,史称洋务运动时期。主 要输入形式是翻译西书。上至朝廷下至地方,相继成立翻译馆和教育机构,大量译书。另一种 万 方数据
2005年第5期
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71
形式是延请外籍教员任教、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延请的外籍教员,多为传教士,据丁韪良《同文 馆记》,在1862~1894年间已有20余人。清政府官方派遣留学生,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 年),容闳曾率领120名中国幼童留学美国,之后清政府又分别向欧洲各国派遣留学生,学习兵 工船政。 第二个时期,从甲午战败到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除西方科学技术继续输入以外,大量 西方社会科学也传人中国。逐渐崛起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这一时期西学东渐的阶级基础 和领导力量。输入西方文化的主要形式有:编译西书,掀起留学风潮,创办新型杂志刊物等。 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下,严复首先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他借进化论“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反对当时顽固派与洋务派的迂阔保守思想,向全国人民敲响救亡图 存的警钟。这本书的适时翻译和出版,在思想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国资产阶级 第一次掌握了传统变革理论以外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此外,他还译有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 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的自由思想,把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经 济、政治思想比喻为哥白尼、牛顿的天文学说,具有不可抵抗的规律性作用,梦想使之成为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根据。由此,严复介绍传播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平等博爱理论,在 中国思想界起到了震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在哲学领域,梁启超和王国维较早地介绍了康德哲学。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在改良派创 办的报纸上发表文章,介绍康德、笛卡儿、培根、斯宾塞、尼采、边沁等人的哲学观点。王国维从 1903年到1907年,对康德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他通过学习叔本华学说促进对康德哲 学的理解,曾不遗余力地撰文介绍康德与叔本华。 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是在20世纪初,由中国留学生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马 克思主义的译著当推《近世社会主义》一书,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 概况。另一部是《社会主义精髓》,它对《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两书 中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作了概括性的介绍。此外,在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 面,中国人也从西方引进很多新思想。 在近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对中国的现代性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现代化的物质层面 在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时期,我国从西方引进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两次 工业革命相关的科学技术,建立了机械、采煤、冶铁、炼钢、纺织、运输、电机、石油、化工等工业 部门,和与之相应的自然科学学科,逐步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学科的中国现代化科学体系。这与 当时世界上其他经济落后的国家相比,中国不能说起步过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 文化碰撞后,第一个积极的反响。 奇怪的是,这种科学技术的引进,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科技革命”、使人们获得现代 化的科学思维方式,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长足的工业现代化进步,而却在政治、思想领域 起到了异乎寻常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们从西方文化的物质层次中吸收到很多思想 养料,热衷于利用科技知识来宣传他们对人生社会的哲学与政治见解,因而使西方文化的物质 内容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变革起到了不小的催化作用。因此,中国在物质层面实现现代化的变 革中,虽有过一些尝试,但其痛苦的后果与现代化的成效相比,却不可乐观。当然,其中也产生 了一些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但它仍旧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这样的经济基础制约着上 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阻碍着人们对西方文化先进成份的认识,因 万 方数据
72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而影响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现代化的理论层面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动力,推动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全面变革。它 不仅指落后国家在经济领域内迅速赶上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还包括由工业化引起的社会政治、 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应变化。所以在每一种文化体系中,它的中间层次——理论、制度 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之下,也要做出相应的反应。对此问题的认识,中国比日本晚了30年。 中国资产阶级为了变革的需要,曾把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儒家文化结合起来,制作出“不 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新学”,用来反对传统的封建文化。这种“新学”造就了维新改良的一 代人。由于中国历来有“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学术传统,再加上救亡图存的危险处境,“新 学”被资产阶级作为变革社会现实的理论依据,在中国进行了政治体制、国家体制以及其他具 体制度的改革试验,力图使中国在制度层面上也赶上先进国家。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变封 建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政体改革运动,革命派推翻了皇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这使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向西方国家靠近,但由于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消化和对中 国封建文化的反思不够,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使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并未走上建设现 代化的坦途。 (3)现代化的文化心理层面 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首先是文化心理的现代化。这种心理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 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等,它规定着文化类型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从 传统文化心理向现代文化心理的过渡,是最复杂、最艰巨、最深刻的现代化革命。在近代中国,
这种现代化的心理适应持续了整整70年。
就文化的深层内涵而言,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是一场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人格的 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中国士大夫和平民百姓走过了对西方文化从拒绝、认可到接受的道路。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愈来愈深 人人心,纲常伦理的教化观念发生动摇;现代文化的新学科得到建立,西方新知识得到承认和 运用;很多人开始建立了以西方文化为价值取向标准的思维方式,在道德宗教、社会习俗以及 生活方式方面,都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可以说,中国的现代性思想,是在经历了艰难的摸索之后,才逐渐意识到的。中国社会虽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产生了一些心理层次上的现代化变革,但从根本上来看,国民心理还被 牢固地封闭在传统意识之中,这正是造成经济与社会畸形发展的根本障碍。这种深层文化的 现代化,在当时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传统的限制,无法完成得很彻底。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就 应该以科学理性、法制观念和人本精神来建设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E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E(1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I四J J1人民出版社,1990.
万 方数据
2005年第5期
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73
—————————————————————————————————————————————————————一
The Expans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Cultural“Westernization"
(Journals
P删,Hunan Normal
YAO Deng—qu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砌)
Abstract:
By the end of 19th century,most of regions in the、^帕.rld had been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order,politic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system.This cultural”westerniza— tion”integrates the world into
a
closely related and mutually dependent wh01e and thus
It also exerts
a
makes the human history into
nese
a
united history.
profounnd influence
on
Chi—
ex—
culture,although different culture may have different
to
response to western process
cultural
pansion.Therefore,in order
solve.the problems in the
of Chinese cuItural mod—
ernization'we need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insight,but also the inter—continental prospectus. Key words: western culture;cultural expansion;“westernization’’
(责任编辑:海林)
“Ⅶ’。。Ⅶ”。4_¨-一Ⅶ”。‘¨“。一‰一。‰”。’¨¨”’“¨¨”。‘。11.._。‘‰‘。‘._I-.‘。+¨¨??一.111.?。’’’111..“‘¨¨-一’。¨¨_一¨h??一’‘¨“-一.*1111p,“‰.p-¨¨¨,-‰..,?Ⅶ¨,-._II_一?ⅦH.”%..-“ⅦHptllhl*,*lllh*一‰.._,¨h¨._‘.II_.一‘。__l__。。‰.一Ⅶ.…II_¨。‘q“
(上接第48页)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Legisl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 China and the GPA
WANG
Shi—ru
(School of Law,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口竹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sign the
After joining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China will eventurallv
ope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GPA)and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o prepare
market toward the world.So something must be done in
regulation system
in
our
legislation
for it,the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its running rule should fit the common
requirement of 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aw.This paper,from the view of legislations and
the scope ol the tlons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GPA and the legisla—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 China,and then proposes some counteHneasures for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legisl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 China and the GPA.
Key words: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the legislations of the govern—
ment procurement;comparison and analysis;coordin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海林) 万 方数据
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姚登权, YAO Deng-quan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湖南,长沙,410081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5,7(5) 1次
参考文献(4条) 1.汤因比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1990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3.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董娅.DONG Ya 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方式及对青年影响的变化趋势[期刊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5,31(6) 2. 迟成勇.董陶陶.CHI Cheng-yong.DONG Tao-tao 论西方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刊论文]-河南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 3. 童隆 论西方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及对策[期刊论文]-理论界2008(10) 4. 申作青.SHEN Zuo-qing 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走向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89(2) 5. 宋加木.王娟.巩其亮 西方文化冲击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 报2008(2) 6. 吴玉梅 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1(4) 7. 王景云 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8(6) 8. 罗翠丽.崔海英.邵丽君.王晶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期刊论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8(1) 9. 修俊雅.张玉亭.王涤清 中西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生的人格素质[期刊论文]-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22(4) 10. 刘刚 西方文化渗透与我国高等教育之对策[期刊论文]-许昌学院学报2006,25(3)
引证文献(1条) 1.许璐 鄂州牌子锣现状调查[期刊论文]-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8(1)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词:西方文化扩张与文化的“泛西方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