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乡村建设经验交流的启示与新可能
本文选题:中印 + 文化交流 ; 参考:《南亚研究季刊》2013年03期
【摘要】:中印乡村建设经验交流最初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印文化交流,泰戈尔与晏阳初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印乡村建设交流带给人们的启示有:其一,文化自信以本土实绩为前提;其二,培育本土力量是乡村建设的关键;最后,地形相似性是接受外来经验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印交流迎来新的机遇。
[Abstract]: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s in rural 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originated from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in the 1920s, in which Tagore and Yen Yang Chu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 enlightenments brought by the communic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are as follows: firs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based on local achievements; second, cultivating local power is the key to rural construction; finally, terrain similar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ccepting foreign experience.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th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社会学中国化的西南乡村建设经验研究”(批准号:12CSH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青年成长项目资助
【分类号】:C912.82;K263;K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向元钧;;印度北方邦落后地区的开发[J];南亚研究季刊;1990年03期
2 胡仕胜;仲兵;;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J];求是;2013年12期
3 菊元 ,一之;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J];四川社联通讯;199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飞;;乡村建设与现代中国文明[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2 程莉;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述论[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3 李在全;;抗战时期湖南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平教会为中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4 王巨光;;论教育领域公民社会建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曾庆荣;王小丁;;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对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启示[J];传承;2009年06期
6 周建波;马亦欣;;投资人力资本,重建乡村经济——晏阳初乡建理论的经济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韩健;;从循道培德会观民国佛山基督教的本色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王金霞,赵丹心;定县模式——北碚模式:两种不同乡村建设模式的取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小红;杜学元;;农民现代性素质的塑造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晏阳初“民本”、“新民”思想启示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吴文婷;李战国;;青年知识分子介入农村反贫困:百年回眸与当代使命[J];经济师;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史振厚;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社会职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金霞;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3 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巨光;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学;2007年
6 朱煜;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丽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徐海生;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谷秀洁;公益活动中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黄国庭;江苏公立民众教育研究(1927-1937年)[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爱梅;裴斯泰洛齐和晏阳初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7年
6 郭伏强;湖南平民教育运动述评(1912—1927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森;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8年
8 刘荣争;《独立评论》视野下的知识分子与乡村建设论争(1932-1937)[D];西南大学;2008年
9 罗银科;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燕;教育公平视域中的“穷人教育”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可非;;朱舜水在日本的学术活动及其贡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6期
2 邓淑碧;;中柬文化交流概述[J];东南亚纵横;1993年01期
3 尤建设;;略论自主时期的中越文化交流[J];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卢彦名;;试论西洋眼镜在朝鲜半岛的早期传播[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1期
5 薛瑞泽;;试论河洛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J];中州学刊;2009年01期
6 裴海燕;;论希腊化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牛军凯;;试论风水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风水术的越南化[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8 刘介民;;华越文化交流之轨迹——有感《越南历史教科书中的中越关系》之一[J];岭南文史;2006年04期
9 孙强华;;弗拉基米尔·别列洛维奇教授谈18世纪俄罗斯与西方的社会文化交流[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罗雪琳;;从古代时期日本对外交流中的中国影响看日本文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文堪;;古代世界的文化联系和交流——三本中英文论著读后[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2 林士民;;北洋航路拓展与朝鲜半岛制瓷文化的交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3 叶奕良;;古代中国伊朗文化关系略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4 黄启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拜根兴;;《三国遗事》所见罗唐关系关联内容的新考察[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6 曲玉维;;徐福与哥伦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柳若梅;;中俄初识——谈中俄两国早期的相互认识[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毛莉;乌兰巴托的阳光[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记者 李莹;林秀山会见犹太自治州政府代表团[N];佳木斯日报;2009年
3 近平;推动中法教育合作 增进中法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杨牧之;发现印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秋叶;中国学者对中英文化关系研究的贡献[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弗朗索瓦·莫奈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 木叶 译;中世纪晚期地中海地区的文化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 刘方圆 通讯员 任思 龚瀛琦;《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董映璧;圣彼得堡涌动“中国潮”[N];科技日报;2003年
9 杨牧之;尼赫鲁用了很多笔墨说到玄奘[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有亮;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3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4 田瑾;十八、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与欧洲文化交往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郑信哲;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健;美国新闻署:产生的理由 消失的根据[D];吉林大学;2007年
2 崔青青;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改革比较[D];山西大学;2011年
3 陈璐一;日本遣唐使研究述论[D];郑州大学;2007年
4 袁静;论15-16世纪的中越文化交流[D];郑州大学;2009年
5 孔凡平;论渤海文化与公元7-10世纪东北亚各国文化的关系[D];延边大学;2007年
6 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河南大学;2006年
7 王雪霏;富布赖特项目与美国文化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力;原本《老乞大》历史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余怡妮;冷战与美国在韩国的文化活动(1961-1969)[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海燕;后冷战时期印度对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3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3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