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英语世界的东干人实地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5-06 19:26

  本文选题:东干人 + 中国穆斯林 ; 参考:《回族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正一、引言1877—1884年间,数千名说汉语的中国穆斯林(Chinese speaking Muslims)因西北"回民起义"、中俄签订《伊犁条约》等事件被动或主动迁居中亚。这些来自陕西、甘肃和伊犁的穆斯林自称"回族""回民""老回回"和"中原人"等[1][2][3]。1924年(另说1926年)[4](P182),由前苏联东方学家和民族志研究者组成的民族识别工作组将他们识别为东干族(Dungan亦写做Tung-an)[5](P7)[6](P24),虽然人数不多(1926年苏联人口普查时,
[Abstract]:First, in 1877-1884, thousands of Chinese speaking Muslims moved passively or actively to Central Asia because of the "Hui uprising" i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Ili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se are from Shaanxi, Muslims in Gansu and Yili call themselves "Hui", "Hui", "Old Hui" and "Central Plains" [1] [2] [3] .1924 (also referred to as 1926) [4] P182U, a national recognition working group composed of former Soviet Orientalists and ethnographic researchers, identified them as Donggan Dungan also wrote "Tung-an" [5] P7] [6] P24an, although not very large (at the time of the Soviet census in 1926,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Z2014029)
【分类号】:K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苏三洛·М·Я,郭兆林;苏联东干学现状[J];回族研究;1991年03期

2 丁宏;中亚东干人[J];回族研究;1996年04期

3 胡振华;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J];中国穆斯林;1999年01期

4 常立霓;;中国“东干学”研究述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武宇林;;中亚东干族婚礼习俗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米寿江;今日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J];中国穆斯林;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及意义[J];华文文学;2010年03期

2 武宇林;;中亚回族民间文学探析[J];回族研究;2014年03期

3 王国杰;论沙俄对陕甘回族移民的态度和政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常文昌;高亚斌;;东干文学中的“乡庄”世界及其文化意蕴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马登杰;;环境置换与群属特征的形成:以东干人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6期

6 王超;;中亚东干人跨国族群的形成及类型探析[J];西北民族论丛;2012年00期

7 艾买提;冯瑞;;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回族的跨国分布及人口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杨建军;;论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与中国俄裔侨民文学[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赵俊亚;旅俄华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超;跨国民族文化适应与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文龙;阿尔布都小说创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琳;山西阳泉回族文化变迁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武宇林;;中亚回族与口传民歌“花儿”——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民俗文化考察[J];回族研究;2007年04期

2 丁宏;从跨文化比较角度谈东干学研究的价值[J];世界民族;2001年04期

3 武宇林;;回回民族与“花儿”歌谣[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塔里木;中亚东干人关于民歌的概念和分类法(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常文昌;;中亚东干文学简论[J];华文文学;2010年03期

3 犬冢优司;;评胡振华教授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4 丁宏;东干学与东干学研究[J];回族研究;1998年02期

5 敬东;i河两岸的东干人[J];丝绸之路;1993年01期

6 海峰;试析中亚东干语中的借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丁宏;从跨文化比较角度谈东干学研究的价值[J];世界民族;2001年04期

8 刘宝军;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见闻录[J];中国穆斯林;2002年05期

9 林涛,丁原;中亚东干族考察纪行[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胡振华;关于“东干”、“东干语”、“东干人的双语”和“东干学”[J];语言与翻译;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超;;中亚东干人政治参与及其主流文化适应模式[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和侃;;近年来我国东干学研究综述[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林涛;;东干语音系略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组;浓浓乡情东干人[N];人民日报;2006年

2 高秋福;东干人:中国历史文化的海外“活化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常文昌 唐欣;东干文学: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N];光明日报;2003年

4 万佳;难忘故土东干人[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故土亲情永难忘[N];人民日报;2001年

6 汤文辉;万里寻访“东干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阿迪雅;楚河两岸访东干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中亚有个“陕西村”[N];光明日报;2011年

9 常立霓 上海政法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亚东干语言和文学[N];文汇报;2014年

10 刘宝军;慎重而传统的婚俗[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星雨;东干语陕西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孙大鹏;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马小鹏;去国万里音不改 离乡百年魂尚存[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杨建军;中亚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渊源[D];兰州大学;2007年

5 胡玉芬;中亚东干人的文化适应[D];石河子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53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53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