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美国犹太人中的凝聚力开始下降及其原因
本文选题:美国犹太人 + 凝聚力 ; 参考:《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民族在世界许多地方遭受迫害与压迫。然而,尽管荆棘苦痛族充满了整个犹太历史,这个弱小神秘的民族却幸存下来,而且很多世纪以来,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国内外学者对犹太民族的研究大致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梳理整个犹太历史;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探究犹太教;对犹太文学的鉴赏;论证和探讨犹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以及探历史上反犹现象的本质。 本文以美国犹太人为研究基础,试图论证探究美国犹太人的凝聚力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及其原因。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由3章组成,将犹太历史切割为二战前,二战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七十年代以后三个部分,探究犹太民族凝聚力在这三个时期高涨与跌落,最终得出结论:20世纪70年代后凝聚力在美国犹太人中逐渐消散。在论证这个事实的过程中,本文也试图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引言部分简略的引导出国内外对犹太的研究重点与动态,指出本文与现有论著的不同切入点,本文的主旨以及研究方法和本文总体框架。 第一章简略地论证和分析了历史上犹太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及其形成原因。文章进一步指出,与欧洲犹太人比起来,美国犹太人经历了更加轻缓的歧视与压迫,因而其民族凝聚力较之欧洲松散得多,没有欧洲那么根深蒂固。 第二章阐释了从二战后到70年代这段时间,美国犹太人民族凝聚力高涨的原因:对希特勒大屠杀的余悸,对新建立的犹太人自己的国度,以色列的美好期望,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美国犹太人抱得更紧。 第三章探讨了从70年代以后,美国犹太人中民族凝聚力逐渐消散的情况。文章先罗列了消散的证据,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捐款的骤降,对犹太教的激情减弱,与异族通婚激增的现象。然后试图解释了这种消散的原因:上升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美国人对本国犹太人的同情与接纳,越来越多的人搬离犹太社区,年轻一代美国犹太人对自身犹太性的漠视,犹太社区内部的不合理领导结构层,以色列感召力的下降。这些因素或独立,或联合,一起促使美国犹太人越来越少的关注自己的犹太性,从而使得美国犹太人中民族凝聚力的下降。 结论部分再次强调本文论点,即美国犹太人的凝聚力自七十年代以后开始逐渐消退,以及指出美国的一些犹太社团开始对此现象表现出担忧,他们开始采取行动来复兴美国犹太人中凝聚力。
[Abstract]:For many centuries, the Jewish people have been persecuted and oppress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Yet, despite the entire Jewish history of the thorns, the tiny, mysterious people survived and maintained strong cohesion for centurie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ombing the whole Jewish history; exploring Juda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ppreciating Jewish literature; demonstrating and discussing the strong cohesion of the Jewish n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nature of anti-Semitism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American Jew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cohesion of American Jews has declined since the 1970s and its causes.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cutting Jewish history into three parts: before World War II, after World War II and after 1970s, to explore the rise and fall of Jewish national cohesion in these three periods. The final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ohesion of the American Jews gradually dissipated after the 1970 s. In the process of proving this fact,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fi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behind this phenomenon.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leads to the focus and development of Jewish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points out the different entry points between this paper and the existing work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demonstrates and analyzes the strong national cohesion of the Jewish nation in history and its formation reasons. The article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compared with European Jews, American Jews have experienced more mild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so their national cohesion is much looser and less deeply rooted than in Europe. The second chapter explains the reasons why the national cohesion of American Jews rose from World War II to the 1970s: the remaining fear of Hitler's Holocaust, the good expectations of Israel for the newly established Jewish nation. All these factors combined to tighten the grip of American Jews.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gradual dissipation of the national cohesion among the Jew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970's.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evidence of dissipation, a sharp decline in American Jewish donations to Israel, a diminished passion for Judaism, and a surge in interracial marriages. And then tried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is dissipation: rising economic and social status, American sympathy for and acceptance of the Jewish people, increasing numbers of people moving out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American Jews' disregard for their own Jewish character. The unreasonable leadership structure within the Jewish community and the decline in Israel's appeal. These factors, together with independence or association, make American Jews pay less and less attention to their own Jewish character, thus reducing the national cohesion among American Jews. The conclusion re-emphasizes the argument that the cohesion of American Jews has gradually receded since the 1970s, and points out that some Jewish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beginning to express concern about this phenomenon. They began to act to restore cohesion among American Jew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家齐;潘洋洋;;浅析“修补世界”观念对现代美国犹太人慈善事业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2 王志军;李薇;;论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以齐克曼与利普斯基的三封档案信件为例[J];东北史地;2011年05期
3 高婷;;犹太性的传承与超越——以辛格和罗斯为例[J];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4 李洪梅;;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的存在主义观[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胡浩;;犹太人:追求公义的民族[J];博览群书;2011年08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bdel-Rahim Mohamed Abdel-Rahim Alkordy;;全球化时代的语言演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2 Nathan Glazer;;Dual Nationality:Threat to National Identity,or Harbinger of a Better World?[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北京论坛(2007)论文选集[C];2007年
3 加藤节;;后冷战世界中民主面临的考验(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4 Wolfram Manzenreiter;;次级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变化中的远东想象力(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Thomas Banchoff;;世界事务中的信仰与责任(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谢文庆;;殖民体制之后的东南亚:民族国家及其不同政见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Montserrat Guibernau;;族群与国家差异: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Emily S.Rosenberg;;全球视野下的消费主义(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9 T.K.Oommen;;国家、主流宗教社群与宗教共存:来自印度的经验(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山胁直司;;世界政治的新发展与全球本土化公共哲学的角色(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雯霞 本报特约记者;美国犹太人的砝码有多重[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未央;成功的美国犹太人[N];安徽经济报;200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王震;建议调整犹太人对华战略[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克勤;从23人到600万美国犹太人350年[N];光明日报;2004年
5 记者 周暹;王岐山会见美国客人[N];北京日报;2006年
6 王传宝;巴基斯坦与以色列关系转暖[N];经济日报;2005年
7 孙汉生;世界文明研究的最新成果[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8 ;犹太人父亲和美国儿子:亲情之外的身份困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章敬平;以色列崛起之谜[N];经济观察报;2007年
10 王震 张忆南 邹占伟;亲以院外集团对美国外交影响过大[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阳;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敏霞;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赵丽娟;罗伯特·骚塞史诗中的二元对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李霄垅;论唐.德里罗小说中的恐怖主义病理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徐彬;劳伦斯·达雷尔《亚历山大四重奏》中的自我嬗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朴玉;于流散中书写身份认同[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夜雨;诺曼·梅勒:美国当代文学的思想苦寻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Anka Lazarevic;[D];复旦大学;2012年
9 唐立新;现代美国犹太政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东;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美国犹太人中的凝聚力开始下降及其原因[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马楠;美国犹太人及其对美国政治决策过程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3 李茜;从热情到理性:20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态度的转变[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宋丰戎;试析二战后美国犹太人的政治参与情况[D];西北大学;2010年
5 孙涛;当代美国犹太人对政治的参与及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于德民;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殷亚杰;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建国的支持与援助[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郝冬;美国犹太人对美以关系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4年
9 Michelle Fan;[D];复旦大学;2012年
10 Eunice Ofori;[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9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99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