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关于二十世纪前半期日本留学的蒙古学生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5-24 08:40

  本文选题:二十世纪前半期 + 学校教育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在近代,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成为了近代化先进国家。当时,以民族振兴与发展为己任的中国名人志士,都相继东渡日本,学习其先进的文化、技术、教育,成为了中国近代各个领域中的中坚力量。同样,日本的近代化发展,也成为了内蒙古地区派遣留学生的初衷。最初,作为留学生被派往日本的蒙古人是喀喇沁右旗毓正女学堂的三名女学生。此后,蒙古人相继留学日本,对以后的内蒙古地区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欲通过论述二十世纪前半期蒙古人的日本留学全过程,论证蒙古人去日本留学的历史意义。分析贡桑诺尔布亲王、德王、兴安局的学校教育与留学生在国内外的活动,从而论证其日本留学的目的、成绩及影响。 本文主要以当时的文史资料、地方志、报刊、自传为依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第一,在喀喇沁右旗日本留学原委中,通过分析贡桑诺尔布的革新政策下创建的学校教育、论证了日本教师们的间谍活动。并通过分析留学生回国后的活动,证明了贡桑诺尔布派遣留学生的理由是为了蒙古的独立。第二,通过分析蒙疆政权教育实况与善林协会的创建,论证蒙疆政权下的教育是殖民地教育。并通过分析留学生在国内外的活动,论证喀喇沁右旗留学生与蒙疆政权的联系。第三,通过分析蒙民厚生会的创建,论证蒙古青年在殖民统治下振兴本民族的努力。并通过分析留学生在国内外的活动,论证其参与了内蒙古独立运动。 最后,笔者得出结论:二十世纪前半期蒙古人的日本留学,在内蒙古近代史、中日关系史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喀喇沁右旗、蒙疆政权、满洲国兴安局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是为了蒙古独立的努力。这推动了蒙古社会全体的近代化变迁,培养了一批在近代内蒙古各个领域中的中坚人才。在1945年以后,特别是在1947年以后,这些留学生的大部分都参加了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及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Japan became a modern advanced country through the Meiji Restoration. At that time, the Chinese celebrities, who took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development as their duty, successively traveled to Japan to study their advanced cultur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and became the backbone of every field in modern China. Similarly, the modernization of Japan has become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sending students from Inner Mongolia. Originally, the Mongols who were sent to Japan as foreign students were three female students from Yuzheng Girls School in Karakarqin right Banner. After that, Mongols studied in Japan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military,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spects of Inner Mongoli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hole process of Mongolian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demonstrat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Mongolians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foreign 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 of Prince Gongsang Norb, King de Wang and Hing'an Bureau,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purpose, achievement and influence of their study abroad in Japa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materials, local chronicles,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utobiograph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ve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in the Karakerqin right Banner,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e espionage activities of Japanese teach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created under the innovation policy of Gunsang Norb. By analyz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after returning to China, it is proved that the reason why Gongsang Norb sent students is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Mongolia. Secondly, by analyzing the educational facts of the regim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ood Forest Associa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education under the regime of Mongolia is coloni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activities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eign students of Karakerqin right Banner and the regime of Mongolia. Thir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Health Associa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ongolian youth's efforts to rejuvenate the nation under colonial rule. By analyzing the activities of foreign 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y participated in 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of Inner Mongolia. Finally,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study abroad in Japa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Inner Mongolia and the history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Karakerqin right Banner, Mongol regime, Manchukuo Xingan Bureau to develop education, send students for Mongolia's independence efforts. This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hole Mongolian society and trained a group of key talents in various fields of modern Inner Mongolia. After 1945, especially after 1947, most of these students took part in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y contributed their own strength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告读者[J];文史月刊;1999年06期

2 群言;有益的启示[J];文史月刊;2000年05期

3 征 敏;构建文史产业[J];文史月刊;2001年08期

4 王汝丰;《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的史料价值[J];纵横;2002年10期

5 贺德宏;浅议文史工作的静与动[J];文史月刊;2003年08期

6 福琪;;四亿字的历史底稿[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08期

7 叶祖孚;;沈醉二三事[J];北京纪事;1996年06期

8 ;《江苏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在宁首发[J];江苏政协;2008年01期

9 雷戈;;文革前的《文史资料选辑》[J];炎黄春秋;2011年05期

10 毛道海;民俗资料在政协文史资料中的位置[J];湖北文史资料;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拉都格其;;近代内蒙古史史料的突出特点——以著名王公贡桑诺尔布的史料为例[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杨建国;乌力吉;;论贡桑诺尔布的思想源流及其在近代蒙古史中的影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邓剑秋;;关于政协新中国时期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的思考[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潘前春;;文史资料功能之我见[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5 丁联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征编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史资料[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赵永康;;文史资料文章的选题与撰写[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7 王虎华;;实现文史资料工作的历史性转变[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潘自立;;征编建国后史料是文史资料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慧洁;;上海著名绅商经元善与经正女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徐振旗;;浅谈文史资料工作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静;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N];闽西日报;2008年

2 孙超;全国政协文史干部培训班在京举办[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记者 羽山;省政协就加强文史资料工作出台实施意见[N];各界导报;2009年

4 记者 鲍蔓华;宁波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建树颇丰[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兰加明;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周承雪 通讯员 苏比坚;挖掘文史出精品 文化联谊谱新篇[N];北海日报;2009年

7 冯黎明;延川政协文史 工作盛世生辉[N];各界导报;2009年

8 记者 陈建萍 特约记者 王志雄;广州市政协全方位创新文史资料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王莉茹;眉山市政协文史工作特色鲜明成果丰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记者冀晋萌;市政协召开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N];邯郸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春梅;近代胶东商人与地方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邹剑锋;宁波近代法制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曙明;宁夏近代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张华军;民国河南县政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高鹏程;红SM字会及其社会救助事业研究(1922-1949)[D];苏州大学;2009年

6 刘鹤;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勉卫忠;近代(1895-1949)青海民间商贸与社会经济的扩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殷俊玲;盛世繁华[D];山西大学;2005年

10 叶宗宝;一九二九:同乡与赈灾[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塔鸽塔;关于二十世纪前半期日本留学的蒙古学生的考察[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张彩云;清末“新政”时期贡桑诺尔布教育实践活动探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张艳华;论贡桑诺尔布教育活动的特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顾敏琪;辛亥革命前后的庄蕴宽[D];扬州大学;2007年

5 陶耘;辛亥革命时期镇江籍革命精英群体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赵一龙;张广建督甘时期的甘肃社会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7 薛强;清末内蒙古近代教育简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娟;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1939年1月~1941年5月)[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邢烨;戴笠与忠义救国军[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辉;民国时期徐西地区青帮研究(1911-1945)[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8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28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