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党政关系模式对我们党有何影响
本文选题:关系模式 + 党政关系 ; 参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10期
【摘要】:正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党创制并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直扮演着"前车"的角色,前面有车后面有辙,无论是苏联取得成就时的"示范车",还是苏联解体时的"覆车",它带来的影响始终都是深刻而巨大的,其中,苏联党政关系模式对我国党政关系的影响尤大。
[Abstract]:As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be founded and ruled by proletarian political parties, the Soviet Union has alway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China, with the road ahead and the road behind it. Whether the "demonstration car" of the Soviet Union's achievements or the "overturning car"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t has always brought profound and great influence, among which, the model of the Soviet 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hip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arty-government relations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
【分类号】:D751.2;K5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毓菁;;德国伪造文件 苏联错杀元勋[J];档案;1988年04期
2 董怀军;李俊斌;;从先进性透视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及启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隋成竹;奉茂春;;教训与启示:苏联意识形态演变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因素[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4 王祖耀;;苏联开始}柚鴪[国战r-史[J];读书;1958年03期
5 马龙闪;;一代学人艰辛探索的缩影——读《中国史家论苏联四种》[J];俄罗斯研究;2006年03期
6 李渤;王建新;;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政教关系[J];俄罗斯研究;2007年01期
7 邢广程;;对苏共执政能力问题的思考[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8 林怀艺;;苏联政党制度的嬗变:历史考察与理论剖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左凤荣;;苏联解体20年:对苏联剧变原因的探究[J];俄罗斯学刊;2011年02期
10 马瑞映;英国与欧共体起点关系模式演变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元宫;;战后苏联的政治斗争与改革趋向[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建新;;关于苏联解体的再思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黄宗良;;从民主民生问题看苏共政权之得失——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宏;;苏联剧变二十年再认识[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戴德铮;;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启迪——兼对《共产主义实录》一书刍议[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凤翔;;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看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亚历山大·利洛夫 保加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保加利亚社会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马细谱 译;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解体源自内部摧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罗峰;一封电报·一篇文章·一个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世科;葛新生:苏联剧变研究中的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红场阅兵”的背后[N];光明日报;2005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闻一;“正”“反”之间求真理[N];北京日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树华;苏联解体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破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许耀桐;从政治信仰角度探析苏联剧变的力作[N];辽宁日报;2007年
8 黄苇町;苏共亡党二十年祭[N];南方周末;2011年
9 博闻;苏联卫国战争勋章[N];中国黄金报;2000年
10 埃贡·克伦茨 前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李红霞 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系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卿孟军;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爱茹;苏联二十年代的党内斗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齐武;关于苏联共产党党员民主权利丧失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蔡舰;论苏共历次权力交接中的非正常因素及其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3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5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