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本文关键词: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第1期
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梁其姿
(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台湾)
摘要:本文提出三个考思的方向讨论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第一点是从时序上谈论“近代”中医学知识体系在西学冲击下的变化。第二点是西方的“近代”医疗制度的复杂及独特历史背境,以及近年西方学者对这段包括殖民医学在内的西方“近代性”的批判。第三点是从中国本身的历史传统去追溯、甚至定义其“现代性”的可能性。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说明我们得努力摆脱长久以来以西方历史经验为标竿的“近代”史观, 才能重新思考中国的“近代性”, 而从医疗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是有效的。
关键词:医疗史;中国;现代性(近代性);近代史观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本文就中国医疗史所反映的“现代性”或“近代性”(modernity)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反省。 虽然医疗社会史在中国史研究里仍是新兴的范围,但是目前所见研究的成果里, 已看到涉及中国近代性的讨论,是令人感到兴奋的发展。本文提出三个考思的方向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可能切入点。 第一点是最明显的,就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 因西洋医药的引进所引起医学知识体系、社会医疗制度的变革。此时,中国在时序上走进“近代”。第二点是有关“近代”西方医疗史的发展背境。于此,笔者希望说明西方的“近代”医疗制度的复杂历史因素是独特的, 中国并没有类似的经验。同时,从西方启蒙的经验,我简略地综合近年西方学者对这段包括殖民医学在内的西方“近代性”的批判,并提出一些新的研究取向的可能性。第三点是从第二点出发,, 那就是我们应更灵活地思考中国“近代性”的问题。即所谓“近代性”并不一定是十九世纪以后中国医疗史的特色,而可能是更早的历史现象,这些现象透露出类似现代社会的医疗理性、创新与策略。换言之,或许从中国本身的历史传统去追溯、甚至定义其“现代性”是更有意义的。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说明我们得努力摆脱长久以来以西方历史经验为标竿的“近代”史观,才能重新思考中国的“近代性”,而从医疗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是有效的。
一、 中国医学知识体系与医疗卫生体系的“近(现)代化”
上世纪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讨论多围绕着“近代化”或“现代化” ( modernization) 的主题。论者多先设定一套衡量进步的标准、与一个他们认为中国社会明确了解的目标。所谓“现代化”,就是中国朝往此目确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暂时抛开理论性的辩论,单从过去一般中国历史学的研究看,有关研究,多半集中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改革, 以及相随的文化革新。从清末的新政,到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以及较后期的工业化、政治改革、甚至妇女运动、国民政府推动的新生活运动等,均被视为中国在帝国主义时代努力往特定的“现代”目标渐进的一段充满曲折与挫折的历史。一些学者将“成功”的日本明治
本文关键词: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