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研究
本文选题:合法性 + 合法性基础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而纵观世界政党政治的舞台,曾经创造过“经济奇迹”和“政治奇迹”,并连续执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兴衰值得我们重视。因此本文结合政治合法性的相关理论,对革命制度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作一个全面的研究和论述,以深化对革命制度党执政经验的认识。 本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在对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研究现状做出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为什么要选择研究革命制度党的合法性基础。然后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及合法性基础做出阐释。最后对于本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做出简要说明。 而正文部分又分为三章,主要围绕合法性基础的三个维度展开,也就是合法性的理念、制度规范及统治绩效基础。第一章主要阐述的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意识形态是革命制度党的理念基础,并分析了这种革命意识形态的形成背景、原因及其作用。最后指出革命意识形态基础的限度。第二章主要梳理了革命制度党执政合法性的制度基础,形式上的宪政制度、职团组织体系及政治制度“钟摆效应”是革命制度党最为关键的合法性基础。第三章从统治绩效的角度考察了革命制度党的有效性,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是革命制度党统治有效性的显著表现。曾经创造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奇迹”成为革命制度党重要的合法性基础。 最后一章也是本文的一个结语部分,在前三章的分析基础上,对革命制度党的丧失执政地位进行一定的反思,认为在墨西哥推行自由主义改革后,导致革命制度党合法性基础的销蚀。因此,从合法性的角度来说,合法性基础的流失导致革命制度党的下台。
[Abstract]: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ruling capacity Building", adopted at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oints out: we must heighten our vigilance, enhance our sense of suffering, and draw profound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ome ruling parties in the world. More consciously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govern, always for the people good governance, good power. Looking at the stage of world political party politics, we have created "economic miracle" and "political miracl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Mexican Revolutionary system Party, which has been in power for 71 years, deserves our atten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of the long term ruling of the Revolutionary system Party,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uling experience of the Revolutionary system Par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f the Mexican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al Party, it explains why we should choose to study the legitimacy basis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al Party. Then the core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paper-legitimacy and legitimacy of the basis of interpretation. Finally,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are briefly explained.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mainly around the legitimacy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that is, the concept of legitimacy, institutional norms and governance performance basi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expounds that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y based on nationalism is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al party, and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causes and functions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ology.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limits of revolutionary ideological basi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combs the system foundation of the ruling legitimacy of the revolutionary system party. The formal constitutional system, the duty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pendulum effect" are the most critical legitimacy found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system party. The third chapter exa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al Pa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performanc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s of the rul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al Party.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miracle that had been created became the important legitimacy found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system party. The last chapter is also a conclusion part of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we reflect on the loss of the ruling posi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 Party, and think that after the liberalism reform was carried out in Mexico, Leading to the Party's legitimacy of the revolutionary system of the erosion of the basis.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itimacy, the loss of legitimacy led to the fall of the Revolutionary Institution Part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伟闳;潘建雄;姚剑波;朱惠萍;张昭;汪行福;;在自我更新中寻求新的哲学思维——上海首届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讨论会部分发言摘要[J];学术月刊;1988年06期
2 孙博;意识形态·商品·主旋律——关于文艺市场化的质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3 吴永军;当代西方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从抽象认识论到意识形态批判[J];哲学动态;1995年12期
5 张连光;只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J];思想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6 薛毅;金定海;詹丹;;知识分子与市民意识形态[J];上海文学;1995年11期
7 黄成平;精神文明建设重在落实贵在坚持[J];江汉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8 夏绍能;从意识形态看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J];许昌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9 郝晏荣;“中体西用”与晚清意识形态[J];河北学刊;1998年03期
10 杜国景;论十七年文学的两种阅读期待[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李树刚;潘宏宇;;浅谈“工程装备型”矿井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罗庚;;增强忧患意识 与时俱进地增强和扩大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陈子华;;走出传统的泥沼——论朱熹义利观的再生意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付文慧;;从中国“寻根小说”的英译透视意识形态和诗学取向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顾颖;;市场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市场机制与意识形态——激励制度的结构架设与功能整合[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江平;;思想解放与“两个解放”[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8 吴承忠;阳纯希;;国外游憩政策初探[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蒋小波;;语言·族群·意识形态[A];2005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骆贤凤;;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綦玉帅;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刘燕明编写;意识形态全球化的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郑钰;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N];学习时报;2000年
4 宋焘;怪片新一代[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周轶君;女人弹:震波难消[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早报记者 黄力颖 杨小舟;安倍率最大商务团出访东南亚[N];东方早报;2007年
7 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陶军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8 达巍;新“双层记”[N];东方早报;2005年
9 李零;孔子的遗产: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张秀琴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意识形态范畴需要基础理论的澄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8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9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张保权;转型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迪;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辉森;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建设与路径选择[D];苏州大学;2005年
3 韩慧;论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塑[D];山东大学;2005年
4 姚梅洁;中共意识形态转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宁;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面临的挑战及重构[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颖;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看美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D];厦门大学;2008年
7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孔祥翠;意识形态的生存论阐释[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10 张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合法性的维护与构建[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3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7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