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书籍外交”:明清时期朝鲜的“书籍辨诬”述论

发布时间:2018-06-29 09:09

  本文选题:书籍外交 + 书籍辨诬 ; 参考:《史林》2013年06期


【摘要】:明清时期朝鲜的"书籍辨诬"是中朝宗藩关系的特有产物,论文从宗系辨诬、即位辨诬、交倭辨诬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它们彼此交融,共同指向是有助于确立王权正统的宗藩秩序,书籍辨诬在实质上构成了"书籍外交"。朝鲜四百余年对书籍辨诬投入巨大心血和精力,主要是出于对王权正统与宗藩关系的考虑,也源于朝鲜君臣在政治利益上的一拍即合,这进一步反映了朝鲜王权的脆弱性。面对朝鲜的书籍辨诬,明清王朝掌控着话语权和主导权,将之作为有效的政治杠杆为自身的皇权正统和两国宗藩关系服务。"书籍外交"是朝鲜在其"小中华"意识驱使下抢救本国政治话语和维护王权正统的必然体现,也成为"小中华"意识发展和转变的契机。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朝宗藩关系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政治性和战略性的。
[Abstract]: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Korea's "book identification and falsehood" is a special product of the Sino-Korean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The common direction is helpful to establish the Wang Quan orthodox suzerainty order, and the book argument and falsehood constitute "book diplomacy" in essence. For more than four hundred years, North Korea devoted great effort and energy to the book identification, mainly out of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ng Quan orthodoxy and suzerainty, but also from the political interest of the Korean monarch, which further reflected the fragility of North Korea's Wang Quan. In the face of the North Korean book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ntrolled the discourse and the dominant power, which served as an effective political lever for their imperial orthodoxy and the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 Book diplomacy "is the inevitable embodiment of saving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maintaining the orthodoxy of Wang Quan driven by North Korea's consciousness of" Little China ", and it also becom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Little China ". Therefore, the Sino-Korean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to any party.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48;K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黄修志;;高丽使臣的“小中华馆”与朝鲜“小中华”意识的起源[J];古代文明;2012年04期

3 陈尚胜;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从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一书谈起[J];历史研究;2003年06期

4 高艳林;;朝鲜王朝对明朝的“宗系之辨”及政治意义[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5 葛志毅;《廿一史约编》与旧体通史[J];史学集刊;1992年01期

6 黄修志;;清代前期朝鲜围绕“仁祖反正”展开的书籍辩诬[J];史学月刊;2013年05期

7 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J];思想与文化;2005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荣良;;近代中日现代化差异探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日本近代化进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黄真;陈岳;;中国合作性外交及其目的分析——一个历史的视角[J];长江论坛;2009年01期

4 李德;陈剑峰;;从马嘎尔尼访华失败看中国对外文化软权力的构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6 谭红梅;;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曹冰;;“一边倒”政策是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最优化选择[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王生;;中韩建交15年:外交史上的奇迹 和平共处的典范[J];东北亚论坛;2007年04期

9 安善花;;论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及其实践[J];东北亚论坛;2009年03期

10 黄河;吴雪;;新形势下中国对朝外交政策的调整[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4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5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6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来国内学界的中韩关系史研究综述[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7 孙泓;;2011-2012年度朝鲜古代史研究综述[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何春明;唐朝四方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聂文娟;历史怨恨情感和规范认同:非盟与东盟人权规范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牟邵义;明代东北亚地区陆路信息传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家辉;论海盗犯罪及其国际法管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义炜;日本国家主义对外扩张战略中的朝鲜半岛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永红;日本国家主义与东亚“华夷秩序”的碰撞与冲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连建丽;元末明初中朝关系的变化与封贡关系的重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登;戚继光兵儒合一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志兴;明朝遣往朝鲜使者身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箫轲;冷战后周边大国的对朝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艳;冷战后中国东亚多边外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徐丽;明清肇庆城市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喜涛;;文化视域下的朝鲜“小中华”思想研究:以《小华外史》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黄修志;;朝鲜全n\《槎行录》版本考辨及史料价值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5期

3 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4 黄修志;;高丽使臣的“小中华馆”与朝鲜“小中华”意识的起源[J];古代文明;2012年04期

5 杨效雷;;中朝关系史上的一次所谓“史册辩诬”——兼谈伪史料产生的原因[J];东北史地;2011年05期

6 杨艳秋;;《大明会典》《明史》与朝鲜辨诬——以朝鲜王朝宗系辨诬和“仁祖反正”辨诬为中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易惠莉;清康熙朝后期政治与中日长崎贸易[J];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王元周;;论“朝鲜中华主义”的实与虚[J];史学集刊;2009年03期

9 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J];史学月刊;2005年10期

10 陈尚胜;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J];文史哲;198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红梅;元朝与高丽“舅甥之好”及两国文化交流[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剑;;纳哈出盘踞辽东时明朝与高丽的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4期

2 龙永行;近代中越宗藩关系刍议[J];东南亚研究;1987年Z1期

3 陈双燕;中越宗藩关系的历史发展述论[J];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04期

4 张学明;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J];世界历史;2003年05期

5 王元周;在中国的韩国独立运动人士对中国革命的认识[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史长乐;;金富轼的三国鼎峙说[J];东北史地;2007年06期

7 麦正锋;;从藩属国到殖民地—论越南对外关系转型(1804—1885)[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廖宗麟;;中法战争期间越南向中国求援的经过[J];东南亚纵横;1987年03期

9 柳岳武,张庆锋;朝鲜孝宗朝清国、朝鲜危机初探[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宗勋;陈放;;略论朝鲜与清朝贸易的形态和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2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3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春丽;明代朝鲜使臣与中国辽东[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红;十九世纪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亮;冲突与交流:中越宗藩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朝钦;西山时期的中越关系[D];郑州大学;2004年

4 董利江;宋黎战争与中越宗藩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富森;略论占城与宋朝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6 柏松;明清时期朝鲜王朝“华夷观”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营;日本吞并琉球与清代中琉宗藩关系的终结[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娜娜;朝鲜“壬午兵变”与清对朝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9 陈慧;论高丽与宋的朝贡贸易[D];延边大学;2002年

10 张磊;“朴定阳事件”与中朝宗藩关系的变化[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1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81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