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僵挺、体制风化与体制粘性——读王岐山荐书兼论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选题:法国大革命 + 旧制度 ; 参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6期
【摘要】:文章考察了法国大革命前因后果,提出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逻辑框架,认为体制僵挺到某一特定时点必然导致体制风化,导致体制异己力量产生,也就是导致改革或者革命。但是体制具有惯性或者粘性,导致改革或革命不彻底,或者因为改革与革命不彻底而使旧制度旧体制死灰复燃。为此,中国当下改革必须全力宣扬"中国梦",创造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氛围;坚持"顶层设计",提升制度质量和制度红利;借鉴欧美新加坡模式,建立各种要素科学流动的体制机制;贯彻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一切领域和进程。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uts forward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old system and the Great Revolution, and holds that the rigidity of the system at a certain point in time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weathering of the system, which will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forces of the dissidents of the system, that is, the reform or revolution. But the system has inertia or stickiness, which leads to the reform or revolution is not complete, or because the reform and revolution is not complete, the old system is revived. For this reason, China's current reform must make every effort to promote "Chinese Dream" and create a socialist cultural atmosphere in China; adhere to "top-level design" to enhance 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nstitutional dividends; and learn from the Singapore model of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establish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flow of various elements, to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o lea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all fields and processes.
【分类号】:K565.4;D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蔡玲存;;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点认识[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陶磊;;浅谈法国大革命——读托克维尔《旧制度和大革命》[J];法制与社会;2009年11期
4 李德成;;制度的贫乏与革命的反思——兼评《旧制度与大革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安然;论法国大革命的成就、局限及其原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范峰松;;另一种阶级叙事——重读《旧制度与大革命》[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9期
7 陈建兰;;托克维尔论法国大革命[J];唐都学刊;2006年02期
8 薛理禹;;自由意识的失与得——品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J];书屋;2010年03期
9 董小燕;自由与平等两种激情的遭遇——读《旧制度与大革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王浩斌;;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及其表现样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黄伟;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断限问题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历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董经胜;自上而下的民主与现代威权主义——巴西1964年军事政变的政治根源[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纪莹;大连市电子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北成;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解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林国基;托克维尔平等与宗教思想的现代意义[J];人文杂志;1999年06期
3 董小燕;自由与平等两种激情的遭遇——读《旧制度与大革命》[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彩伶;;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从中央集权制层面的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9期
2 周政华;屋顶上的骑兵:法国大革命前夜的贵族——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J];民主与科学;2005年05期
3 范峰松;;另一种阶级叙事——重读《旧制度与大革命》[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9期
4 蔡玲存;;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浅析——读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点认识[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李炜光;;悲歌一曲从天落——法国大革命的财政原因[J];南风窗;2008年10期
6 杨光;;“好心”改革引发大革命[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6年03期
7 郑好好;法国大革命中的恶——论近代历史上自由与民主的对话如何走向决裂[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2期
8 董小燕;法兰西公共领域:特性与成因[J];浙江学刊;2005年05期
9 章扬东;;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徐鹤森;;长期改革而无结果的时代——对大革命前法国一系列和平改革失败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楼均信;;我国学者对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创新之说[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2 张树森;;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俱乐部——具有生命力的革命形式[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3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与中西历史比较——《启蒙时代欧洲中国观》引言[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浩俊;;中世纪至近代早期巴黎守护神问题探析——“圣热讷维艾芙崇拜”的演变、内涵及功能[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杨肃献;;柏克思想与英国启蒙运动[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6 高毅;;法国式革命暴力与中华民族国家建设——解析法国革命与中国革命中的精神联接[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晓晖;托克维尔:透视法国大革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关福艳 鞍山市行政学院;东方之风与文化造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沈坚;二十年的心血与成果[N];文汇报;2007年
4 小白;历史在催眠中醒来[N];东方早报;2011年
5 黄艳红;法国大革命与法兰西民族的诞生[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吕微;屠猫仪式与法国大革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胡文辉;中国旧制度影响美国的几条线索[N];南方周末;2011年
8 施京吾;自由引导人民[N];中国经营报;2011年
9 世历所 端木美;有益的对话 难忘的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秦海波;风起云涌的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智;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洁琼;社会对抗与美国革命的激进性[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军;断裂与延续[D];浙江大学;2011年
2 许青峰;17-19世纪法裔美国人历史与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秦凤;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共和主义思想及其政治实践(1789—1794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燕;论拉法耶特:“两个世界的英雄”的思想和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贾延宾;论拿破仑对犹太人的政策与态度[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李秋菊;丹东贪腐问题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贺娟;巴士底狱与法国旧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伟;法国1789-1799年宪法理论和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冯庆冉;论法国大革命与法国文化政策形成之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红叶;论热月党统治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8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8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