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川时代日本对朝鲜通信使的宾礼仪——以《海行总载》记录为中心
本文选题:德川时代 + 朝鲜通信使 ; 参考:《东疆学刊》2014年04期
【摘要】:在《海行总载》中,日本对朝鲜通信使的接待宾礼仪基本分为日常接待礼、藩地接待礼和将军国宾礼三种。在古代东亚秩序下,这些礼仪活动既是敦睦邦交的体现,也是朝、日间国家关系的佐证。通过礼仪形式可见双方礼仪对等,但从具体礼仪之争和国宾礼形式中的不对等色彩来看,日本对朝鲜具有一种上位意识[1](107~108),体现出视朝鲜通信使为朝贡使的"日本型华夷意识"[2]。
[Abstract]:In the Sea Travel, Japan's reception etiquette for Korean corresponden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daily reception, vassal reception and general state hospitality. In the ancient East Asian order, these ceremonial activities were not only the embodiment of friendship, but also the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rough the etiquette form, we can see the etiquett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but from the argument of the specific etiquette and the non-equivalence color in the form of the state guest ceremony, Japan has a kind of upper consciousness to Korea [1] (107 ~ 108), which reflects the "Japanese Chinese Yi consciousness" which regards the Korean communication as the tributary.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
【基金】:2010年度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jjdgjw003
【分类号】:K313.36;K312.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禹彤;;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丧祭礼俗——以《海行总载》中的记录为例[J];东疆学刊;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乐;王韬与福泽谕吉舆论思想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武铁传;;全球化对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志刚;;论张佩纶的改革思想及其时代困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王丽萍;;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政治文化构建——兼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治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梁晓波,韩天文;论人的解放和存在方式革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宫敬茹;;“兴亚论”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中国情结[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萍;;浅析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机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8 唐利国;;论日本幕末时期武士忠诚意识的演变——以吉田松阴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郭刚;;论梁启超的国民启蒙逻辑历程[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10 李宗权;;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叙利亚文明的伊斯兰化[J];长城;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金和;;梁启超的社会公德观[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杨孔炽;;明治前期的日本两大教育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易惠莉;;日本汉学家冈千仞与王韬——兼论1860~1870年代中日知识界的交流[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5 徐水生;;儒学与日本现代化新论[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6 田雪梅;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从明治到大正[D];复旦大学;2011年
7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恒生;文明的理性偏向与重建:走向和谐的文明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叶祖淼;政治诚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凤川;《文明论概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诗书;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U,
本文编号:209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9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