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战争与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
[Abstract]:The Soviet-Polish War in 1920 wa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war was started by Poland, then the Soviet Union launched a counter-offensive, the Red Army quickly into Polish territory. Lenin was determined to change the world's ideology and set off a world revolution through Poland. However, due to Soviet Russia's strategic mistake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s, the Red Army failed to realize the intention of the war and eventually broke into Warsaw. Although the war ended in the defeat of Soviet Russia, its nature and influence can not be ignored. The defeat of the war prompted Russia to make a major diplomatic adjustment from the world revolutionary strategy advocated by Lenin to peaceful coexistence with capitalist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Western countries also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Russia. The war had an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Russia, Poland and even the whole of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Western capitalist world were able to maintain peace for nearly 20 yea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 historical truth, the basis of archival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oviet-Bo War. The result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ituation in Europe, the origin of Lenin's world revolutionary strategy and its transformat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war were discussed. Through research, we can have a tru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viet-Poland War and Lenin's world revolutionary strategy, and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national and national interests in foreign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how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relations also has a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51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М.И.罗姆;王迪;;谈一场戏的结构[J];电影艺术;1958年11期
2 斯卡任斯卡娅;;怎样读列宁的“哲学笔记”[J];教学与研究;1959年07期
3 王仲士;列宁对辩证法的核心的说明和发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4期
4 石应宽;;列宁与音乐[J];音乐世界;1981年05期
5 余源培 ,蒋文宣;列宁是怎样论述和实践哲学的党性原则的?——学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心得[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赵平之;列宁论“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农民问题[J];世界历史;1983年02期
7 秦中河;;列宁形象的一幅真实写照——读斯大林写的《列宁同志在休养中》[J];新闻记者;1983年08期
8 杨柄;列宁与托尔斯泰和高尔基[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年02期
9 姜汉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并非执行了列宁的合作社计划[J];世界历史;1988年01期
10 南宁;;列宁的一段著名论述与他的一次遇险[J];乡镇论坛;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斯拉沃热·齐泽克;汪行福;;如何从头开始?[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2 吴嘉蓉;;论苏联在时代问题上的重大失误及其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潘宁;;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述论[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晓新;;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与中国当代文化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金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人的全面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修倜;;论列宁的喜剧美学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陈金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人的素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傅腾霄;;《安娜·卡列尼娜》与“俄国革命的镜子”——学习列宁论托尔斯泰札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荣;;列宁秘书工作理论述评[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慕良;对列宁民主集中制的重新审视告诉我们什么[N];学习时报;2008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永全;“我们热爱列宁的心情没有变”[N];光明日报;2001年
3 刘书林;列宁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以后[N];北京日报;2004年
4 孙凌齐 李永全;俄国人为什么崇敬列宁[N];光明日报;2001年
5 黄晓辉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列宁改组廉政机构的设想及其当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弗拉基米尔·丘普林 本报特约编译 李有观;列宁遗体曾秘密“旅行”[N];世界报;2009年
7 [俄]鲁斯捷姆·瓦希托夫/著 李瑞琴/译;俄罗斯社会妖魔化列宁的思潮及其危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闻一;尾声:“战时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N];学习时报;2009年
9 闻一;飞机从这里起飞[N];学习时报;2010年
10 中央编译局 李京洲;新版《列宁全集》译校的重要一环[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猛;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戴锐;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进芬;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宛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宗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卿孟军;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叶艳华;俄罗斯早期政党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旺;苏波战争与列宁的世界革命战略[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2 任政;列宁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唐洋;浅论列宁的旧知识分子政策[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伟;论列宁的社会主义民主监督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徐伟杰;列宁与毛泽东学习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晓宁;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及其启示[D];渤海大学;2012年
7 肖文清;列宁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及现实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利霞;列宁政治教育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谭和平;论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开性原则[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萍;论列宁宗教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9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29014.html